诗歌经典:茨维塔耶娃《像这样细细地听》赏析

2019-11-12     子磊的外衣

茨维塔耶娃

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白银时代杰出的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内心独特的感受,以生命、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

像这样细细地听

茨维塔耶娃(俄罗斯)


像这样细细地听,如河口
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
像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
小花.直到知觉化为乌有。


像这样,在蔚蓝的空气里
溶进了无底的渴望。
像这样,在床单的蔚蓝里
孩子遥望记忆的远方。


像这样.莲花般的少年
默默体验血的温泉。
……就像这样,与爱情相恋
就像这样,落入深渊。


(飞白译)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对偶是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八世纪从日本前来中国的弘法大师(遍照金刚),在所著《文镜秘府论》中就列举了二十九种对偶名称,而在这众多的对偶形式中,隔句对(或称扇对)则是其中别具风姿的一种。在中国古典律诗中,往往是领联、颈联的出句与出句的相对,落句与落句相对,即单数句与单数句相对,偶数句与偶数句相对,总之,在两两对仗的中间隔了一句。

茨维塔耶娃的这首《像这样细细地听》一诗修辞以及格律与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颇有相似之处。该诗每一单数句押韵,即每一诗节的一三行押韵,同时在句首重复“像这样”一词,引导出一连串的意象,爆发出一连串的联想,并以一连串的比喻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当然,除了这种表达诗的内容需要以外,这种形式还在于从整齐中求错综,从规矩中求变化,避免干篇一律和单调板滞的感觉,获得流动之美的美学效果。

苏联诗人吉皮乌斯在《干杯》一诗中表现了要以奔放的豪情把人生的烈酒喝到最后一滴的思想,茨维塔耶娃的这首诗中,也同样有着深深地探索和体验人生的思想。开头一节,就调动了听觉和政觉,来倾听生活,感受生活,细细地听,听得直到发现自己的“源头”,深深地嗅,听到直到失去自己的感觉。接下去的“像这样”表现了人们对将来的渴望和对过去的追忆,诗人以空气的无边无际,来表现渴望的无限无底。最后一个诗节,女诗人笔锋转到了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爱情。如同英国诗人劳伦斯一样,她在此表现性爱是“血的领悟”。人们“像这样”感觉“血的领悟“一享受着堕入爱情深渊的欢乐。

生活的水流就这样永不停息,爱情的欢乐就这样永无止境,艺术的魅力就这样永不衰竭。(吴德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Zf9Ym4BMH2_cNUgK4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