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网上“人肉”过自己喜欢的人?

这两天有条新闻很恐怖。

甘肃一个男的,把自己12年前的相亲对象给杀了,还杀了她7岁的儿子。

姑娘的父亲说:他就像个瘟神一样,天天缠着我女儿。

其实俩人当年就见过一次面,没想到他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粘上了。

直到姑娘结婚生子,他还一直疯狂地跟踪、骚扰、威胁她,长达12年。中间几次试图杀了她全家。

其实遭遇过“跟踪狂”的姑娘并不少。即使不像这个男的这么极端,也特别让人恐惧。

这些跟踪狂,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女孩如果被跟踪了该怎么办?

关于“女性安全”领域的问题,我朋友田静比较擅长解决。

她的公众号“女孩别怕”,一直在努力为“女性安全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她教给女孩们靠谱的“自保方法”,还深度揭露跟女性安全相关的“黑色产业”,带人打开视野,给人力量。

我想推荐给你们,希望你们都能收获更多的安全感。

今天,先听她跟你们聊聊“跟踪狂”。

大家好,我是田静。

我最近跟朋友们聊起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在网上“人肉”过自己喜欢的人?

聊了一圈发现,十个朋友里面,八个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比如,有个姑娘大学时暗恋一个学长,想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行踪,又不敢直接上前搭讪,就通过豆瓣兴趣小组、微博、人人网等等各种渠道,搜索他的信息。

“我觉得自己当时都有点变态了。”她说。

不过我也发现,大部分人即使有很强的渴望,在“人肉”别人时,心里还是会有一条“边界”——

他们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正在“越界”,及时克制冲动,恢复理性。

而其他一小部分人,可能真的踏进了危险边缘。

之前有个男性朋友,坦诚讲过他的一次举动。

有回我晚上坐地铁,看见一个很漂亮的姑娘,一下有点心动。看见她下车,我就不由自主跟了上去。

一直跟到她快进小区了,我才过去跟她说了话,留了微信

我其实能看出来,她有点害怕,可能是因为害怕才不敢拒绝我。

聊到这里的时候,现场气氛有点微妙……

这个朋友,就是个挺普通的人,平时还很尊重身边的女性。

这让我想到——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普通人”?

“普通人”变成“跟踪狂”,需要几步?会不会差别只在一念之间?

那些经常在边界游走的“潜在跟踪者”,总有一部分,会变成彻底失去理性的“跟踪狂”。

这可能让他们从“幽灵”变成“魔鬼”。

一.那个“乖巧的”跟踪狂

1. 谢谢你深夜为我打伞,但我真的很害怕

我们公司挺多姑娘,都有过被跟踪的经历。比较惊悚的是这个——

一天晚上,她独自回家。

下着小雨,巷子有点黑,没什么人。

她正埋头快步走着,忽然感觉头上一黑……一把巨大的黑伞从身后遮了过来。

而背后的人并没有再上前一步,也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跟着她。

她吓了一跳,加快了脚步。但那人又不断跟上,为她撑伞。

她终于绷不住了,飞奔跑掉。而那个人竟然一直牢牢跟在她身后。

直到出了巷子,人多了,她假装系鞋带,等对方先走,然后趁机过马路,躲进超市,才摆脱这个阴影。

或许很多人刚听到开头,会觉得这是个“浪漫”故事。

雨中撑伞、暗地帮忙、疯狂寻踪、创造惊喜……

这些外人看来的“惊喜”,对当事人却可能是无法言说的恐惧。

那不是惊喜,是惊吓。

有这样一种精神疾病——“钟情妄想症”。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一种。

钟情妄想症的开端,往往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浪漫”

跟踪者总是会“一厢情愿”的,把这类行为都当作“浪漫”,进入深深的“自我陶醉”。

而这往往是恐怖的开始。

2.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他“追踪”了她半年

还记得那个在王府井书店蹲守女孩的“痴情男”吗?

去年中秋节,孙先生在王府井书店偶遇了一个姑娘。

当时我跟她在书店遇见,对视了将近十秒,我心里觉得非常满意。但是当时没留联系方式,很后悔。

为了再次见到这个姑娘, 他辞职在书店蹲守了50多天。

媒体们把他的“浪漫”行为当成“美谈”报道,网友也觉得,这故事太“浪漫”了。

但随着他的行为不断升级,大家才发现事情不对劲——他越来越像个“变态”。

始终等不来姑娘的孙先生,又使出很多“计策”:

他跑到法院,想通过起诉来寻找那个女孩,但法院不受理。

跑去招聘会现场寻人,要求网友把他的故事做成动画样本。

今年4月初,他又发了一篇“寻人启事”,向姑娘隔空传讯。

以后咱不能继续在王府井书店等你啦。

书店工作人员说了,从今以后都不许我去等你。

它们势众,有的还拿个破电棍噼里啪啦的,太吓银咧!

有道是,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

咱还要和你携手一生呢。

所以考虑再三,决定以后就在天安门广场国旗那儿等你了……

我看得毛骨悚然……

我甚至怀疑,当时那个“十几秒的对视”,真的发生过吗?或许那个姑娘只是在看远处的东西?

幸好,那个姑娘还没有被他找到,我希望她永远别被找到。

他的表现,已经是典型的“跟踪狂”行为,同时又有“钟情妄想症”的迹象。进一步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而现实里还有无数类似的事。

3. 他评论了姑娘几千条朋友圈

去年,我发过一篇讲“反跟踪”的文章。

作者阿夏,曾经很喜欢用朋友圈和微博记录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个“跟踪狂”在一夜之间,给她过去三年里发的几千条朋友圈全部发了评论……

她的生活,被一个极端的变态“无死角反复视奸”。

她感到惊恐,恶心,崩溃,最后只好把所有朋友圈都删掉。(那时还没有三天可见功能,也不能删评论)

后来,这个跟踪狂还做出一系列疯狂的事,给她带来极大痛苦。

花重金给她买“惊喜”礼物;疯狂骚扰她的朋友家人;跟踪她,在她小区蹲守,半夜12点上楼敲门……

直到她委托一家律师事务所,给那人发了律师函,向他发出严重警告,他才消停。

阿夏因为这件事,受到很大心理创伤。

有些人的偏执问题更加严重。

发展到极端,就可能带来最可怕的结局——谋杀和死亡。

二.“跟踪狂”到底都是怎么想的?

去年有部美剧,《你》。

从一个“跟踪狂”的第一视角,呈现了一个故事。

让人彻底看清一个变态跟踪狂的奇葩思路。

外貌英俊又才华横溢的书店老板,邂逅了一位有抱负的美女作家。

为了了解她,靠近她,他通过网络搜集她的一切私密信息。还悄悄潜进她家,偷走她的内衣、日记,甚至手机。

从“自我陶醉”到“病态迷恋”,他越来越扭曲。

后来他竟然真的跟这个姑娘谈起了恋爱。

他愿意为了这个姑娘,做“任何事”——

我杀了你的人渣前男友、好朋友、心理咨询师,是为了保护你不受伤害。你应该被我小心保护才对。

虽然最后我把你也杀了,但我还是替你完成了梦想——出版一本引起轰动的小说,受人瞩目……

这种极端扭曲的自私和占有欲,最终让他成了“魔鬼”。

变态男主角为了“保护”自己爱慕的女孩,把她的渣男前男友囚禁起来,最终杀害。

这样的人,当然少见。

那我们平常生活里的那些跟踪狂,都是怎么想的呢?

01

女孩:“今天用了香水,头发真好闻,开心。”

点击空白处查看跟踪狂的臆想

“前面的那个姑娘,香水这么好闻,还撩头发,是故意吸引我吧!”

02

女孩:“那张海报上的李现好帅啊!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点击空白处查看跟踪狂的臆想

“她刚刚对我微笑了一下,还望着我看了好几眼,她是不是看上我了!”

03

女孩:“刚才路上很黑,又没什么人,他跟上来要微信,我不敢不给他。”

点击空白处查看跟踪狂的臆想

“她给我留了微信,证明她肯定也喜欢我,想跟我在一起。”

04

女孩:“他一直缠着我问我在干嘛,真不想理他!”

点击空白处查看跟踪狂的臆想

“她半天才回一条消息,还总是不理我,这明明就是要考验我的忠诚度,欲擒故纵嘛。”

他们的意淫,让人诧异,反感,恶心。然而却不自知。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人呢?

三.被跟踪了该怎么办?

今天为你们梳理一份简洁的“公共场所反跟踪指南,希望你们能多读几遍,记在心里。

“公共场所反跟踪指南

1. 保持警觉,少看手机多看路。

2. 如果感觉被跟踪,可以过马路、逆行,确认跟踪者。

3. 联系家人朋友,发送定位,请他们接你。

4. 去人多的地方“涮一下”,甩掉跟踪者。地铁、商场、广场都可以考虑。

5. 趁地铁或公交车马上要关门的时候,快速下车,分隔跟踪者。

6. 去“安全地点”求助。派出所、保安亭、有保安的办公楼、居民区、店铺等。

7. 去找看起来可靠的男性求助,请他陪你走一段路,假装你们认识。

8. 回头直接对他发出严厉喝止:你不要再跟着我了。但要在周围有人时才能这么做,否则可能激怒对方,引来危险。

9. 如果要大声求救,喊“着火了”,快速引起更多人注意,别喊救命。

10. 拉开随身携带的报警器,吸引周围人的注意,震慑对方。但不要在周围没人的时候用,因为起不到求救效果,还会激怒对方。

如果以上方法都用不上,就拼命的跑!

一定要记得:宁愿被人当成神经病,也不要拿生命去赌一次侥幸。

最后,我想跟那些跟踪狂说,请停止你们失控的意淫,停止“钟情妄想”,停止跟踪纠缠行为。

她的举动,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还有,当你身边出现潜在的“跟踪狂”,请理智明辨,不要再把他们的行为当作“浪漫”。

因为你的“鼓励”,可能不是“助人为乐”,而是“助纣为虐”。

这些实用的反跟踪技巧,值得让身边每一个女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