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大暑节气。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你准备好没?
大
暑
三
候
一候腐草为萤: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三候大雨时行: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
暑
民
俗
送暑
送走瘟疫保平安
大暑送“大暑船”,这个民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由一两名船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船老大改乘所带之小舢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飘向茫茫大海。船只必须飘得无影无踪,才是大吉大利。
吃凉
荔枝凤梨烧仙草
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喝热
馍馍就着羊肉汤
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比如,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山东不少地区的民众,比如枣庄,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又叫吃伏羊。
晒姜
暑热晒出好食材
大暑有着一年中最热烈的阳光,让人避之不及。这样极致的酷热,也催生出水分蒸发后的美味。晒豆角、晒辣椒、晒咸菜……这些食材只要天气好,晒上一两天就行了。但有一种食材,得从大暑一直晒到出伏——晒伏姜。
大暑期间,在湖南的长沙、株洲、湘潭地区,房顶、露台、前坪,经常可以看到一块块的老姜在享受“日光浴”。
大
暑
养
生
大暑“静心”
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
大笑“开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
饮茶“安心”
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
喝粥“健心”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能补养身体。
注重养生的你一定要注意这4个重点
1. 暑邪:让你气阴两虚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气伤了以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
祛暑邪:
清凉绿豆汤。准备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先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能防暑消暑。
2. 暑热:让你咽痛失眠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们更容易“上火”,出现咽痛、烦躁、失眠等不适。再加上人们汗出过多,使得体内的水分丢失增加,还会有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表现。
清热方:
吃苦味。苦味食物都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健胃的功效,特别适合于在炎热的夏季食用。
煲水鸭。大暑老鸭胜补药!鸭肉能够去热清火、消暑。
教你一道冬瓜水鸭汤。准备1只水鸭,连同冬瓜、葱、料酒、姜等放入锅里加水,用大火把水烧开后,再改小火煲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加入食盐即可。
3. 暑湿:让你肢体困重
大暑时节,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最易乘机而入。
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不仅皮肤感觉黏黏的,连内脏也黏滞起来,这就导致有些人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祛湿招:
运动微出汗。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是出微汗适合的运动。
睡前泡泡脚。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 脾胃差:让你胃肠难受
大暑前后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冷热不调,如果大量喝冰镇啤酒、吃冰激凌,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没有胃口吃饭等。
养胃方:
玉米糊。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能调中健胃,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
推荐一款山药玉米糊,买点玉米粉和山药粉,然后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对胃很好。
橘皮茶。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能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3
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
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生姜、枸杞等。此外,可适当多喝紫菜汤、菊花茶等饮品,不仅能够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
4
冬病夏治
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它至盛的阳热之气可以用来温通我们身体的每一条经络,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赶紧加入过大暑的行列,把握“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
建议大家多去户外走走,可以选择行走、慢跑等,这些有氧运动都很适合在暑天进行。但运动时要把握好量和度,要避免大汗淋漓,否则反而容易耗气伤阴。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湿气侵袭人体。
除了运动,洗热水澡也有助阳气生发。洗浴时可用热水反复冲淋颈背部,因为后背的督脉总督全身阳气,热水冲淋有助于振奋体内郁闭的阳气,此为通督法。
来源:人民网、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