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6岁儿子参加同学会,回到家却被踢出群,知道原因懊悔不已

2019-10-21     C位妈妈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作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而孩子表现出来的言行也是家长的样子。家长溺爱孩子,孩子表现出来蛮横无理自以为是也能反映出家长教育的失败。

小张大学同学聚会,带着自己6岁的儿子浩浩参加,全家人对浩浩都非常好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只要浩浩一哭二闹三上吊,全家人立马俯首称臣。

  • 情景一:

在餐桌上,同学们都互相寒暄问候着,浩浩拿起筷子就开始夹盘子里的菜,尝了一口不好吃又吐出来扔回了盘子里,当时几个同学就觉得很恶心,但是小张嘿嘿一笑说“小孩小孩别计较”

  • 情景二:

吃过晚饭大家建议到班长家坐一会,浩浩到了家里也不换鞋,在沙发上上蹦来蹦去,小张也是嘿嘿一笑说“回头我给你洗,孩子小”

  • 情境三:

浩浩不在沙发上蹦了,开始翻箱倒柜的玩班长家的摆件和手办,还跟小张说自己喜欢要拿回家,一直闹个不停。

好不容易结束了这场聚会,小张刚到家就发现自己被班长移出了班级群聊,小张给班里关系不错的同学打电话,同学告诉她说

“你家孩子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从餐桌到班长家弄得大家都很不高兴,以后也不想和你有什么来往了”

听了同学的话,小张开始后悔不已,她意识到对孩子娇惯的严重性。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谁都想宠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该有的管教一样也不能少,就像那句话说的“你不管的孩子进了社会有人替你管”,爱孩子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孩子该有的礼貌。

1.见人要问好

孩子们在遇到不太熟悉的人会比较害羞,就不会主动打招呼,但是家长需要引导孩子。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跟孩子角色扮演,家长先让孩子扮演长辈,然后自己扮演小孩子做示范,然后调换角色让孩子学着跟长辈打招呼,久而久之的训练就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除了家长特意的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礼貌,“对不起”“谢谢”“请”这样的话要经常跟孩子说,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变得有礼貌。

2.让孩子有用餐礼仪

C位妈小的时候都是大人先上桌动筷我们晚辈才能上桌,但是现在的孩子似乎没有那么严格了。但是家长也需要让孩子知道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

比如大人没上桌之前孩子不要动筷;想吃什么夹什么,不能有翻菜的习惯;不能把自己不喜欢吃的或者嚼过的再放回盘子里等等。

这些小事现在影响的可能只是孩子的习惯,但是成年后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

3.做客礼仪

我们经常会带着孩子去别人家拜访走亲戚,这时候就要让孩子有作为客人的礼貌。

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即便是喜欢也要经过主人同意才可以玩,孩子只有学会了尊重别人,成年后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家长从小的教育非常重要。

教会孩子懂礼貌不仅仅能让孩子更受欢迎,还能让孩子有自我监督约束的意识,当孩子进入社会后,考验的绝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和能力,礼貌和品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家长别让溺爱“毁了”孩子。

今日互动:你身边有哪些溺爱孩子的例子?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的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必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Mt97W0BMH2_cNUg_i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