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孝若被害,矛头为何指向杜月笙?幕后真相如何?

2020-09-23     岁月的交错

原标题: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孝若被害,矛头为何指向杜月笙?幕后真相如何?

1935年10月17日,旧上海繁华的百乐门舞场门口发生了一起枪杀案,民国四公子之一,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之子,时任大生纱厂,大达轮船等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孝若被人枪杀,时年37岁。

这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凶手不是旁人,正是张孝若的仆人吴义高,凶手当即自杀。

巡捕房捕快随即展开调查,当上门询问张孝若的妻子陈石云时,陈氏竟然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凶手也死了,就不劳费心了”。打发走了办案人员。

张謇

有道是:“民不告,官不究”。况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听陈氏似有难言之隐。巡捕房认为,也许张家有“家丑不可外扬”之隐?

于是市面上的小报发挥出了想象力,说张孝若外面养小三,是小三勾结凶手干掉张想独吞他的家产等花边新闻。

张孝若有一妻一妾,妻子就是陈石云,小妾是父亲的养女余学慈。

张孝若生性风流,一妻一妾尚不知足,竟娶了一位三姨太。三姨太名叫李复初,上海名妓,是当时南通名人陈葆初替其赎身后,送给张的礼物。

张孝若

小报只不过发表一些博人眼球的文章,说是三姨太为争家产而干的根本没人信,也没有任何迹象,张孝若和三姨太感情最好,二人如胶似漆。况且三姨太当时也在凶杀现场,二人跳舞手拉手走出的舞厅,凶手差一点也打死三姨太。

越是没有真相的案件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越会引起人们的遐想和推论。到后来人们把怀疑的焦点聚焦到了杜月笙身上,猜测他才是幕后推手。

杜月笙重金买凶杀害张孝若有根据吗?有道是:“无风不起浪”。人们怀疑他的理由是:凶案发生后,凶手吴义高的妻儿老小都被杜月笙安置好了,在别处买了宅院供他们居住,时不时的还派手下送生活费。

另外怀疑的杜月笙的原因是:“张孝若的死,得实惠的恰好是杜月笙。换言之,谁受益谁就是背后推手。

背后的黑幕果真如此吗?

古语云:“富不过三代”,张謇创建的帝国大厦,到儿子这辈就衰落了,这是当时乱世造成的结果。

1926年张謇去世后,张孝若继任大生纱厂、大达轮船厂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大纱厂早就被掏空了,成了一具空壳。大达轮船厂勉强支撑。

注意,(敲黑板)此时杜月笙是大达轮船厂的股东,杜月笙在张謇活着时曾投资船厂。为了尽快收回资金,他想让张孝若转让股权,说白了,杜月笙想独占船厂,不仅如此,他还要求张孝若把大生纱厂抵押给他。

杜月笙想乘人之危霸占纱厂和轮船厂,张孝若直接拒绝了,毕竟这是父亲留给自己的家底。

杜月笙怀恨在心,于是不断派人下绊子,使阴招,鼓动工人闹事,一方面大量收购大达船厂的股票,船厂无法正常运转,张孝若敢怒不敢言。

当张孝若被自己的仆人吴义高枪杀后,大达船厂和大生纱厂被杜月笙占有,凶手的遗孀和子女受到杜的关照。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背后的推手无疑是杜月笙,当然这只是人们的推测,具体内幕随着凶手的死亡而成了谜案。

文/秉烛读夏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BFTuXQBd8y1i3sJwA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