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不解,那就是为什么现代城市中要修建那么多的摩天大楼,甚至一度在城市之间有了竞争“第一高”的竞赛,难道楼的高度就一定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这里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摩天大楼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与意义。
其中部分城市兴建摩天大楼的原因在于城市空间内土地资源紧张,可供用于商业或住宅开发的土地较少,对此只能向空中寻求空间发展,在我国香港、深圳就属于这样的城市。
另外摩天大楼的兴建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技术能力。网络上对于摩天大楼兴建的争议,也多来自于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城市,例如无锡市已建成300米以上超高层就达到了4座,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列。不过无锡市早在2017年GDP就过万亿,作为江苏省的地级市,这一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长沙、郑州等省会城市,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之下,也没有多少网友会对无锡市兴建摩天大楼有太多吐槽。
争议主要来自于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为了提高知名度、彰显城市活力而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城市。例如2018年GDP排名全国第54位的镇江市、排名77位的柳州市以及排名第91位的兰州市均有超过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对比之下,与镇江市同属江苏省GDP位列省内第一位的苏州市,300米以上超高层建成投入使用中的只有1座;兰州市所地处的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五省至今还未有300米以上建成投入使用的超高层建筑(西安市有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但还未投入使用)。
关于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的城市是否应该修建超高层项目的争议笔者不多做赘述,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300米以上超高层项目的分布情况,数据样本取自CTBUH数据库,每栋超高层项目笔者均进行了核实确定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还有部分项目处于规划阶段、施工阶段、建筑完工但未投入使用的超高层建筑均不在此次数据筛选之中,特此说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大家对于数据的争议性,希望各位看官理解。
深圳超高层项目全国第一
根据CTBUH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我国300米以上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超高层共有73座。
其中深圳市以11座的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其他城市表现:广州10座排名第二;香港6座位列第三;上海5座;无锡4座;天津、长沙、南京、武汉、南宁分别有3座;北京、沈阳、重庆、昆明、南昌均有2座;台北、大连、高雄、镇江、珠海、烟台、温州、中山、柳州、济南、苏州和兰州各有1座300m+超高层建筑入围。
制图:西一安鲜
深圳市最早兴建300m+的超高层项目是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信兴广场,深圳市以外的朋友对这个名字或许会比较陌生,但提到它的另一个名字深圳地王大厦相信很多人就略有耳闻了。
地王大厦于1996年3月竣工,建筑高度384米,由知名华人建筑设计师张国言参与设计,是一座集办公、商业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性建筑组群。它不仅是深圳市首座300m+的超高层建筑,同样也是全国首批300m+超高层建筑(同年竣工的还有广州的中信广场)。
此后深圳市有将近15年的时间没有新的300m+超高层建筑问世,直到2011年建成的京基100(高441.8米)超高层项目竣工后,几乎以每年两座300m+超高层建筑建成的速度迅速发展,最终成为我国300m+超高层建筑分布最多的城市。
文章开头我们也提到过,深圳市有如此多超高层建筑云集的原因除去经济发展迅速(截止到2018年GDP全国第三)以外,还与深圳市可供商业、住宅开发的土地短缺相关。
深圳市总面积1996.85平方千米,约等于广州市的四分之一面积;但是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302.66万人,几乎与广州市无异(广州市1490.44万人),而目前广州市300m+超高层建筑也达到了10座,逐项数据对比后相信大家也能够理解与认可深圳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及建筑形态了。
西南、西北第一高不在成都和西安
成都市近年来因为在全国各经济数据排名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了格外关注,同时在网络上也伴随着一定争议。但成都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四川省省会,无论是从GDP、人口总量、医疗、高等教育以及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无疑属于西南地区的领头羊。
但是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层建筑城市分布中成都并未出现,西南地区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层建筑是重庆环球金融中心(高339米,2014年投入使用),对于这一结果大家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主城区的海拔高度在168-400米之间,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重庆这座山城超高层建筑云集的城市建筑形态。
即使不争第一,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二也花落别家,西南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层建筑第二城则是春城——昆明。
2019年8月23日,昆明恒隆广场正式开业,该项目由16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以及16.5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以及10万平方米的服务式公寓组成,其中写字楼共计66层,高350米。但此次写字楼并未交付使用(预计2019年三季度交付),按照我们的筛选标准,昆明市300m+超高层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应该是2015年12月20日正式交付的万科昆明双塔,塔高317.8米。
昆明恒隆广场
成都市因其境内地势平坦,幅员面积达到14335平方公里(是深圳的7倍之多),并不存在商业、住宅土地可供面积短缺的现象,因此也并未刻意追求超高层建筑。目前成都市规划设计的第一高楼天府中心(拟定名)已经与2019年1月动工进行基坑工程建设,总高度达到677米,共计157层,预计2025年建成。
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图
西南第一高楼不在成都并不意外,因为毕竟重庆的地理地貌决定了城市的建筑形态。但是西北第一高楼不在西安,却有点出人意料。
这里必须再次反复的强调,是西北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层建筑不在西安,而是位于金城——兰州。
实际上在撰写这篇文章时,笔者认为最大的争议或许就在这里,但是本着300m+超高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筛选条件,以及楼体的物理事实,还是将兰州亚欧国际排在西北第一高楼的位置上。
亚欧国际作为单体塔楼设计,总建面约13.4万平方米,2011年开工建设,2018年第四季度竣工,并于2019年4月交房验收。该项目争议点就在于总高度313米是由建筑高度266米+位于楼顶近50米的天线组成,但尊重物理事实目前确实是西北地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第一高楼(其它超高层建筑楼体也有天线,但是楼体建筑高度均超过了300米)。
兰州亚欧国际
那么作为西北经济领头羊的西安在超高层建筑方面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呢?目前西安正在施工建设的最高楼是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国国际丝路中心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开始基坑施工,2019年5月已经出地面正负零,共计101层,地下4层,总高度588米,总投资400亿元,预计工期4年。
同时已经完成主体封顶的最高楼是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的国瑞·西安金融中心,该项目已经完成了主体封顶、外立面玻璃幕墙,以及部分内部装饰,并于2019年1月已经顺利完成了品牌招商,项目总高度350米,地上75层,以国际甲级精装办公为主,同时涵盖上午餐饮、旅游观光等功能,在320米的高空,有全西安最高的观光平台,可远眺秦岭、近赏城市风景。虽然已经建筑完工及招商完毕,但还未对外经营,因此未复核并投入使用条件。
西安锦业路超高层建筑群
我国超高层建筑数据
文章最后跟大家分享部分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数据,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定义,将楼体超过100米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1955年建成的上海展览中心顶部鎏金塔标高达110.4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
而第一座集办公、购物、餐饮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是1973年交付使用位于香港的怡和大厦;
目前我国交付使用中的最高建筑是位于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建筑主体119层,总高度为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
曾经规划高度最高,达到838米位于长沙的天空城市已经烂尾无法完成。同时规划高度第二稿729米的苏州中南中心也处于停工阶段;
而排在规划高度第三高总高700米的深港国际中心已经于2018年3月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我国不同城市还有总高度超过500-1000米的多个超高层建筑的远期规划,但因为项目还未落实投资或未正式动工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以各种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