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对口支援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即将返程。
队员们却再也等不到“戴阿爸”那句熟悉的“早餐到了!”
队员们口中的“戴阿爸”,是硚口区教育局驻酒店干部、武汉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戴胜伟。
上车饺子下车面。3月30日下午,他和队员们约好,要按照内蒙古的习俗,晚些时候一起包顿饺子,作为送别。
下午4时,队员们揉面、擀饺子皮,到处找戴胜伟,但却不见他的身影,以为他有事去忙了。可大伙正在吃饺子的时候,传来了戴胜伟去世的消息。
“我们还在偷偷计划要为戴阿爸准备一束花,商量着怎么不让他发现,明天好给他一个惊喜。”医疗队队员萨仁托娅忍不住哽咽。
(图为内蒙古援汉医护用鲜花和明信片寄托哀思)
突发疾病,他正在为援鄂医疗队筹备送行会
2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抵汉,戴胜伟作为硚口区教育局的一名党员干部,从那天起,就一直在酒店负责队员们的后勤保障工作。
“41天,队员们太辛苦了,一定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这是这些天戴胜伟唠叨得最多的一句话。
3月30日下午2时20分,刚刚吃过午饭,戴胜伟和同为副校长的同事徐俊回学校筹备第二天的医疗队送行仪式。
下午3时,正和徐俊商讨细节的他突感不舒服。
“他说:老徐,我有点难受,我去坐一下。”徐俊回忆,没过几分钟,戴胜伟说后背有些疼,想休息一下。徐俊扶着他,坐在一旁的花坛上,没想到,戴胜伟一头栽了下去。
徐俊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按照医生的叮嘱给戴胜伟做心脏复苏。正在学校办公的党总支书记王波听到消息后,也立即赶到现场,与徐俊一起轮流为戴胜伟做急救。担心自己的动作不够专业,徐俊又驱车赶往最近的宗关街卫生服务中心,想请医生赶往现场帮忙。
下午3时30分,120急救车先一步赶到,王波和另一名学校老师陪护戴胜伟前往医院。徐俊也随后赶到。
下午3时58分,戴胜伟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年仅51岁。
有求必应,他是援汉医务人员的“戴阿爸”
“不可能,今天上午还见了面,我们还一起去了黄鹤楼,你别骗我。”3月30日下午5时56分,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李今圣正在准备队员们离汉事宜,接到了徐俊的电话,李今圣第一反应是徐俊跟自己开玩笑,直到听到电话里的哭声。
李今圣告诉长江日报记者,41天,戴胜伟一直和他们朝夕相处。来的不少队员是90后,戴胜伟对他们像对自己的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所以队员们都叫他“戴阿爸”。
(图为戴胜伟(中)在为援汉医护送生活物资)
让队员高艳红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刚来武汉时,“戴阿爸”送来的两面镜子。
高艳红说,那时刚到武汉没多久,在医院工作时,大家发现没有镜子。“对着镜子穿防护服会方便些,我就在微信群里发消息,问戴老师能不能帮忙买两面镜子。”高艳红说,第二天上午9时,戴胜伟就把两面镜子送了过来。下午下班后,高艳红才知道,这两面镜子是戴胜伟从学校办公室里拆下来的,有一面还是自己的穿衣镜。
虽然援鄂医疗队的物资有物资组专门负责,但是戴胜伟担心队员们急用,便赶回学校,先让队员们救急。
为了让队员们在空余时间锻炼好身体,戴胜伟还一并从学校拿来了羽毛球、排球、毽子等运动器材。
想家了会跟他说,压力大了会跟他说,他都会耐心听完后安慰我们。”医疗队员宫翠翠说,医疗队里女生偏多,戴胜伟就经常问她们喜欢吃什么零食,买回来后挨个送到队员们的房间。“特别幸福,我们援汉40多天,是他给了我们家人般的温暖,就像我自己的爸爸一样”。
“每天早上6时30分,我们都能听到戴老师说的那句‘早餐到啦,吃饭啦’,明天再也听不到了。”队员萨仁托娅说,队员们关于武汉的所有印象都是戴胜伟介绍的,听他讲东湖、讲樱花、讲历史,大家还约好明年春天再来武汉赏樱游玩,没想到意外来得这么突然。
学校里的“万事通”,一周七天都能见到他
自2016年元旦起,徐俊与戴胜伟共事已有4年多。他告诉记者,这两天,戴胜伟和他交流较多的话题是怎样为学生复课做准备,二人经常讨论需要多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以及学生教室如何安排等问题。
徐俊介绍,戴胜伟是行政副校长,平时负责后勤、财务、安全等不少事务,“他又是个全心投入工作、凡事亲力亲为的人,学校的历史发展、物资需求、校园安全等大小事情他都了如指掌,大家都叫他‘万事通’”。
上学期高三师生放假是在1月20日腊月二十六,但从那天起直到除夕,戴胜伟仍然每天到校检查教室封闭、校门值守、水电安全等后勤工作。徐俊回忆说:“这就是老戴平时的习惯,一周七天总能在学校里看到他的身影。无论什么时候,一旦出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他总要赶去学校一趟,检查校园里是否存在隐患”。
工作中与同事们相处,戴胜伟同样是个“热心肠”,遇到需要加班加点的情况,老师们常听他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先回去吧,有我在就行了”。
“他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么多年来,我没见过他和谁红过脸。”徐俊说,日常工作中,难免有老师对有些工作安排不理解,偶尔情绪有些激动,戴胜伟每次都能耐心解释,相对轻松又有效地化解心结。(记者杨蔚 王静文 通讯员李放军 曹斌 詹鸥)
【编辑:覃柳玮 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