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做到这3点,孩子情商高是必然的

2019-08-15   阿妈聊育儿

知乎上有个话题说:“如何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有个高赞回答: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就努力和他一起成长。

但是,情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智商也不是,唯一的起跑线就是父母。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一看就能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呢?

1

父亲参与度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平均能与父亲共处两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情商高,男孩更像男子汉,女孩长大以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我外甥,是老家出了名的高情商孩子。

外甥十岁,小学生,和他交流可以把他当做朋友,不但能讨论专业性的知识,聊天的方式特别舒服。

有一次,他拿着考了70份的卷子回家,特高兴的跟爸爸说:“这次只考了70份。”

他爸爸问他:“就70份?怎么搞的!”

外甥接着说:“背后一题没看见,所以没写。”

还没等他爸开口,外甥就说:“我知道,下次一定每面都要看。”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曾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妈妈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时刻陪伴着孩子。外甥和他爸爸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

爸爸每天早起和外甥出去跑步;

抽出时间和外甥一起去参观天文博物馆,一起探讨宇宙奥秘;

爸爸每天会陪伴外甥写作业,还充当任教老师,指出外甥的错题,还讲一些有趣故事,让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外甥不管做什么,他爸爸永远坚定的陪伴在外甥身边,引导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不像父子,更像朋友。

哈佛大学一项连续进行了12年的研究也证明,爸爸参与度高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普遍情商高,勇敢坚韧,更能应对挑战与挫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良好的沟通方式

说起沟通沟通方式,阿妈认为霍思燕和杜江的沟通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有一次在录节目,有个小朋友到嗯哼家玩。霍思燕希望嗯哼有个小主人的样子, 多多照顾下其他小朋友,结果没想到霍思燕因为对其他小朋友好,嗯哼吃醋生气了。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肯定会指责孩子,或者会不理会孩子的情绪。

霍思燕没有这样,而是打电话给杜江,让杜江做中间人,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

杜江在电话那头说:“你要理解妈妈,这么多小朋友到我们家来,是需要大人照顾的,所以妈妈才会照顾他们呀。妈妈刚刚是有点着急,但是没有凶你,她还是爱你的好吗?”

霍思燕怕嗯哼误会解释说:“妈妈给爸爸打电话不是让他责怪你,而是希望爸爸能帮妈妈和你解释下,否则咱们俩没办法继续做朋友了呀。”

母子两个就这样在爸爸的协助下,又重归于好了。

而且,嗯哼和其他小朋友也友好相处了。

霍思燕和杜江都选择站在儿子的角度去沟通这件事。杜江告诉嗯哼的是,其他小朋友来了,妈妈应该也要对他们好,而霍思燕告诉嗯哼的是,他请爸爸是因为还想和嗯哼成为好朋友。

这样潜移默化的让嗯哼知道,有事要沟通,而不是赌气。

无疑是给嗯哼塑造良好的叫交流和沟通方式。

3

情绪自控能力

朋友跟我说,有次她女儿甜甜放学回家后一直闷声不吭的,吃完饭还来在沙发上,不写作业,也不说话。

我朋友就问她说:“甜甜,今天的作业还没写把?”

“我不想做!”甜甜大声嚷嚷着。

我朋友心里想着:这孩子,这是什么态度!

但转念又想:莫非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问问吧。

于是收起了准备责骂的态度,温柔的问:“为什么不想做作业呀,跟妈妈说说呀。”

“我们班语文老师不好,昨天只给我的作业打了60分,而且,还在班上点名批评我。”

“那为什么老师只给你打60分呢?”我朋友继续追问。

“我的答案都是对的,但老师说我写得太乱。”然后甜甜若有所思的说道:“哎,看来以后得好好练字了。”

朋友跟孩子说:“妈妈认为甜甜做的没错,但是以后也要从本身去发现问题。”

甜甜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马上跟我朋友说:“妈妈,刚刚我不应该跟你发这么大的脾气,对不起。”

孩子生气了或者哭闹的时候,父母应该多一些耐心、多倾听孩子的感受,并和孩子谈论这些情绪和感受。

被誉为“情商之父”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对儿童的成长如此重要,父母们需要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情商,而情绪自控能力,往往是养育高情商孩子的关键。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决定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因素中,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

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而情商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父母足够相爱,孩子的情商会更高。

情商高的孩子, 走的更远,活得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