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不懂就请教老师,但你告诉过孩子问老师的方法吗?

2019-06-13     爱学新课堂

成功无捷径,学习有方法!我是爱学新课堂,每天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之前爱学老师跟大家聊了如何跟不喜欢的老师和睦相处。既然老师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人,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老师发展良师益友呢?请教老师不是单纯的抛个不懂的问题过去,然后等着答案就完事了。问题其实是个思考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相当于把自己的知识点逻辑全都梳理一遍。

这里我给出的建议是在请教前一定要准备好这3个东西:小本子、1支笔和1个小时。

先来说小本子。小本子有个作用,一个是先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知识点,以及逻辑混乱的地方记录下来,在向老师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逐条提出,避免遗漏,也节省了下次想起来又吭哧吭哧跑过去问一次,老师当然不会拒绝你具体问,但是你想起来跑去问一个问题,想起来跑去再问一个,再来回的路上一直耽误了不少时间吧,这样效率就会很低。

小本子,第二个作用就记录老师的解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时我们可能脑子里记得很清楚,时间一长,功课一多要一直不忘记是很难的。在记录老师的解答过程中不用每个字都记录下来,只需要把一些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和解题逻辑记录下来,自己看得懂就可以了。

一支笔顾名思义啦,不带笔只带小本子的话,自己都觉得很傻很可爱啦。另外请教老师问题的时候啊,跟自己做个约定保证至少有一个小时。不是说超过1个小时就意味着能解除你所有的疑惑,而是在问问题的时候尽量让老师,帮你把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全都再梳理一遍,也是给自己多一次复习巩固的机会。

提问题也跟老师讲课是一样的性质,以点出现,再画成面,构成体。而要做到这样的深刻有效提问,短时间内还是无法保证的,所以我建议给自己定一个小时,而且至少每周一次,养成习惯。既让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也让老师在帮自己又上一次免费课,还多了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机会,一举三得,何而不为呢。

请教前,先梳理自己的知识盲点和问题清单。

在提问的时候,为了能够让老师更一针见血的看出你的知识盲点,对症下药,我们自己也要提前把知识盲点,弱点整理出来,最好自己也能在脑海里,有个轮廓,比如自己在做作业或者做课外题的时候,发现道题不会做,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公式自己解题。把它记录下来,再注明什么时候该用此公式解题, 是否自己对公式理解透彻了, 公式对应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这些概念还有什么应用场景呢?

这样提问下来,想不把这个概念和知识点弄明白都很难。还有就是,再问的时候啊,最好能标明问题的出处来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老师比你更能想到这就是想考你什么。

比如你问老师几何题,老师也会花时间思考这样题是在考哪个知识点。但是如果你跟老师说,这道题是我们上个单元测试卷上的题目的话,老师立马就会想到,上各单元主要是考梯形的面积,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帮你找出问题所在。帮老师节省时间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帮你自己节省时间。当然在请教时,要克服心理障碍,刨根问底。

《论语》里面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问问题,千万不要怕老师觉得自己笨,想想看,如果你非常聪明,什么都懂那还需要老师干什么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师存在意义,就是因为人不是天生什么都懂的,所以在提问的时候千万不要浅尝辄止,要刨根问到底。如果能把老师都问住了,说你的思考,是真的有价值了。

特斯拉

比如物理课学到电学的时候,然你不太懂直流电。首先,你可根据问题问老师直流电是怎么定义的,你大概了解之后,可以去问直流电的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明的?这时候你就相当于把爱迪生的伟大事迹回顾一遍,顺便再把二次工业革命也分析了一次。更深层次是,如果你能继续思考之后的有什么弊端的,能通过什么方式加以改良呢?接着就引申出了交流电,然后知道了爱迪生和特斯拉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了解这些故事有什么用呢?这样做呢能够帮你把对知识点记得更加牢靠。

而这就是我在记忆方法课提到的故事串联记忆法,当你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再回到题目中去问老师,这道题运用场景,如果用交流电又会发生什么呢,交流电的应用的例子有哪些呢?在经过老师解答之后,你会发现你可能连无线通信电报的原理都弄懂了。这样追问下去,关于电学里的方方面面,你都了如指掌,这样运用起来才会融会贯通。刨根问底,老师不仅不会觉得你笨,反而会觉得你是个爱思考,会思考的同学,一个知识点就让自己跑在其他同学前面了,所以必要的时候我们一定是要不耐烦的,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而在对老师请教后,老师的评估环节必不可少。

请教老师后,不要掉头就走,除了说谢谢以外,记得要让老师给自己的现状做一个简单的评估。这个简单评估周期时间不用太长,近一个星期的学习情况就好了。通过老师对自己近一周的评估,我们才好判断自己究竟是退步了还是进步了,不然闷头苦学,万一跑偏了,离目标只会越来越远。

评估完尤其让老师指出自己当下还存在的知识弱点盲点,请老师推荐可以帮助练习和巩固的其他习题资料,因为在一对一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力与思考力也都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这其实就相当于是在让老师为你自己的人生打造一套战术,这样的好机会可千万不要错失。

其实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复杂,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只要同学们求知欲强一点,积极主动一点,你们就可以和老师这样相处的。

关注学习方法的家长或同学们请关注我,我们明天再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fBTGWwBmyVoG_1ZnQ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