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成株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发病, 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以后扩展成为长 3~ 5厘米或更长的黑褐色病斑。病斑部位皮层腐烂, 绕茎一周后缢缩, 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由下向上枯萎死亡。被害叶片多在叶缘和叶柄连接处发生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 常造成叶片腐烂, 干燥条件下病斑干枯易破碎。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边缘不明显,很快扩展到全果实,引起腐烂, 潮湿时病部覆盖白色霉层, 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幼苗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形成黑褐色长斑,病部明显缢缩而死。
辣椒疫病是一种突发性强的病害, 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辣味浓的品种抗性较强。育苗前,将种子用55℃温水浸泡3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5oo倍液浸种3o分钟,洗净后催芽。有条件的,栽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土壤中的疫病菌。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栽培管理。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生物菌肥, 苗期少施氮肥, 花蕾期加强追肥,,防止早衰。灌水要及时适当,少量多次。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 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 促根深扎土层,盛果期要充分供水。夏季高温期,严禁大水漫灌。生长期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重病田不要与瓜类、茄果类蔬菜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轮作,最好采取水旱轮作 。
辣椒疫病的防治措施: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农业、生态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定植时用青枯立克蘸根。通过传导杀菌,杀灭根部及内部潜藏病原菌。
设施栽培栽植前实行高温闷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栽植以后,严格实行封闭型管理,防止外来病菌侵人和互相传播病害。
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他病虫害,叶面喷施霜贝尔和沃丰素,提高番茄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搞好肥水管理,调控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健
壮长势,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使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夜晚维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番茄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注意观察,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发现茎秆发病,立即用青枯立克90-150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连喷2-3次,3天喷施一次,病害严重的可复配一次化学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