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首先向各位读者普及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我国从未对任何城市进行几线城市的评级,对于城市按照行政属性划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划分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常住人口500-1000万)、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和小城市(50万以下)。
而我们经常在媒体文章以及大众讨论中的看到和听到的几线城市,多是某专项领域的研究机构,对于不同城市在某专项表现中取得的不同成绩,方便区分和突出从而划分出‘一、二、三、四线城市’,例如近年来经常被大众吐槽的由第一财经评选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不仅对我国城市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线的等级,还首创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实则这份排名是关于不同城市在商业魅力方面的表现排名,评选的指标更加注重的是一座城市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的枢纽性以及当地城市人口的活跃度,而并非一座城市的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但是往往很多读者和网友总是选择性地忽视关键性因素,只盯着几线城市的划分,造成了一定的误解。
按照以上几线城市等级分化的方法,我们就能推导出除商业魅力以外,关于城市人才吸引力、科技创新力、交通通达力甚至城市房价等在内的多个专项方面都可以进行城市等级划分,理解了这个基本概念和方法,我们就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就是一线城市不再是‘北上广深’的专属,部分城市因为天然的自然属性、人文属性以及某些重要的契机,将在某些专项表现上打破‘北上广深’的优势,实现跨入‘一线城市’的目标。例如:数字城市。
近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联合实验室对外发布了《2019城市数字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
该《报告》通过数字环境、数字政务、数字生活和数字生态4个一级指标和20多个分项指标,对我国城市进行了数字综合评分。最终杭州、上海、武汉、深圳、北京、郑州、广州、南京、宁波和青岛顺利入选“数字一线城市”。
从这份榜单排名来看,以往在其他领域还处于二线城市的杭州、武汉、郑州、南京、宁波和青岛在数字城市中表现突出晋升一线城市,尤其是有着‘移动之城’的杭州更是战胜上海、深圳、北京等强市位列全国第一位。
那么杭州这座城市在数字环境与生态打造中做出了哪些举措和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早在2016年,杭州市就公开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城市的目标,从而打造出“天堂硅谷”、“一号工程”以及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在人才方面,仅2017年杭州市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率达到了12.46%,位居全国首位。同时在海归人才净流入率方面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在政策支持、产业带动、人才吸引的综合作用下,2018年杭州市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356亿元,增长率15%,占比全年GDP24.8%;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增长17.5%;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增加值2508亿元,增长17%;数字内容产业2098亿元,增长15.8%。
数字政务方面,2017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商事登记“一网通”网上审批系统,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打造“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2019年杭州市联合阿里巴巴升级服务数字政府战略,整个阿里云、支付宝、钉钉、高德等面向政府端的技术、产品、服务和资源,让市民办事就像如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数字生活方面,杭州市早已走在全国城市前列,因为与本地多个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与开发,杭州市民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均已经数字化,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19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的原话叙述就是:
杭州的数字生活已是常态,而将来数字生活也会成为世界更多城市的常态。
而在此次数字一线城市的排名中,武汉战胜北京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可谓表现十分强劲。
过去的2018年,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高达21.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9%,全年无店铺业态实现零售额635.15亿元,增长34.4%。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244%,成为武汉市2018年所有行业中的投资占比最高(不包含采矿业)。
2019年武汉市也将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作为重点工作,强调打造特色数字经济体系,尤其是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探索智能汽车、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全新模式。
对于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发展的朋友们都有一个普遍共识,那就是重点城市、尤其是城市群核心城市都在打造特色城市经济上力求突破,而数字经济成为了众多城市努力发展的共同目标。
据悉,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了31.3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20.9%(名义增长率),占我国GDP比重达到了34.8%,而产业数字化方面,2018年规划达到了24.9万亿元,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三个行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8.3%、35.9%和7.3%,仅2018年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就达到了1.91亿个,占2018年就业总人数的24.6%。
城市只是承载数字经济的区域,数字经济实际上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受益于数字经济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捷,而当下及未来,也正是信息消费、数字经济投资、数字贸易等需求活力不断释放和发展的重要时机。
而其中部分城市抓住了此机遇,从上到下火力全开发展数字经济,也使得在数字经济领域,将大众传统理念中的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改变成为了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杭上武深,这样的改变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因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会春常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a_8GG8BMH2_cNUg8e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