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扶贫”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开启脱贫致富“加速度”

2019-07-24   今日宾川

宾川县鸡足山镇甸头村委会东邑村是一个有190户、804人的小村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如何让这部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该村委会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采取“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走进宾川县鸡足山梅花鹿驯养繁殖专业合作社,东邑村贫困户杨虎和李红军正与合作社的负责人方建勇一起查看梅花鹿的生长情况。杨虎和李红军不仅是来看看那么简单,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宾川县鸡足山梅花鹿驯养繁殖专业合作社的“股东”。贫困户当股东,这得益于当地“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甸头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钱志祥告诉记者,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甸头村委会党总支和梅花鹿养殖合作社商量后,采取“党总支+贫困户+合作社”模式来促进贫困户增收,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一直以来,东邑村无支柱产业,村民收入主要依赖于种植葡萄、大蒜和玉米等农作物,尤其是贫困户,由于缺资金、缺技术,产业发展困难。为了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甸头村委会积极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

精准扶贫,关键还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东邑村无支柱产业,而产业扶贫无疑是当下扶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2018年,甸头村委会通过外出考察,了解到“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这一模式,不仅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而且还能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考察结束,甸头村委会结合当地梅花鹿驯养繁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梅花鹿效益可观的情况,与宾川县鸡足山梅花鹿驯养繁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建勇沟通协商以后,立即在东邑村实施“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村里19户贫困户入股梅花鹿养殖专业合作。

方建勇介绍,现在合作社有梅花鹿97只,一年下来卖鹿茸、鹿茸血和小鹿的总利润在20万左右。成立合作社时才有五户,后面又陆续加入了19户贫困户。通过几年的发展,养殖技术提高了,也摸索出来了一些经验,也希望通过养殖梅花鹿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赚钱致富。

钱志祥说,贫困户入股是由贫困户个人筹集2000元、产业扶持2000元、村委会贷款2000元,总共6000入股合作社。入股3年,每年分红2000元,总共分红6000元。3年期满后,合作社退还贫困户入股股金2000元、产业扶持金2000元,而村委会贷款2000元则归还村委会。

杨虎就是其中一户贫困户。过去,杨虎一家的生活仅仅依靠种的一亩葡萄,以及在周边打临工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艰苦。“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施后,考虑到杨虎一家的情况,经过讨论,吸纳杨虎加入了合作社。

杨虎家2018年入股,当年就享受到了2000元分红。入股入2000元分2000元,总共入3年能分6000元。现在自己除了享受分红外,还在合作社打临工,每年都有一笔不少的收入。

加入合作社成为“股东”的贫困户还不止杨虎一家,东邑村19户贫困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成为了“股东”。

东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红军说,参加合作社后自己的收入提高了,还学到了很多养殖技术,同时自己种出来庄稼还能卖给合作社来增加收入,这对贫苦户帮助很大。

目前,东邑村19户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对于致富奔小康,他们也充满了信心。通过“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这一模式,东邑村依托梅花鹿养殖,走出了一条引领当地贫困户就地就业、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开启了邑村脱贫致富的“加速度”。

对于接下来的产业发展,甸头村委会党总支有着详尽的计划。据钱志祥透露,下一步工作,他们将会结合自己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立一个商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来带动更多贫困户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增收脱贫,同时带动地方群众致富奔小康。

李永松 白乘仲 王静红 欧阳王 何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