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有效措施,启动了一级疫情响应方案,显示出强大的动员、组织、应对特殊事件的能力。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社会风险治理能力得到了考验与历练,也反映出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社会变迁的加速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矛盾与风险的聚集和释放,带来了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处在长期的调整和动荡中,人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更难以预测。世界性变革所带来的利益格局剧烈变化也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风险不断加剧。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防范可能的危机,是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前提。与此同时,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建构是一个复杂工程,其建构原则是化繁为简,最大限度减少决策层次和决策链条,使基层行政负责人能够并敢于承担责任。在大的战略、决策和预案已经准备好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基层主管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自主响应机制,就可以在生命与时间的赛跑中赢得先机。而多层次、多环节、多链条、多主体的风险决策机制会产生互相掣肘和推诿责任的结果。
未雨绸缪,社会风险治理要义在于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者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的眼光,而不是只着眼于突发性、应激性的思维模式。因为风险的产生、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任何重大的风险与灾难都有迹可循。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在2003年我们战胜了“非典”疫情之后,人民对于病毒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已经有了切身感受与初步认识,但是我们并未充分意识到病毒还会发生变异,传播途径可能多向化。在这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一次成功的疫情防控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与之相反,我们应织密防范之网,遵循客观规律,对那些尚未认识其规律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并积极探索风险形成的机制与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化危为机。
社会风险治理主体的责任约束是权责明晰。社会风险治理是一个体系化构成、社会化防范的系统工程。社会风险治理涉及多个部门与多个社会主体,组织架构复杂,责任主体交叉重叠,在以往的治理过程中,常常出现责任主体虚化,在危机面前群众不知责任主体的情况。其结果往往造成客观上政府整体承担无限责任,政府社会信用无谓耗损。因此,要提高风险治理的效率,就要厘清责任主体与主体责任。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法律、行政、市场等方面明确主体与主体责任,责任分离,但又相互制约。社会风险治理与其他治理一样,通过法律而不是道德来明确主体的责任,不同社会主体才愿意并敢于承担责任。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谁敢承担责任,预判其后果,然后考虑风险与灾难给国家、人民、社会带来什么伤害。如何明晰应对社会风险的主体责任也是行政立法的重要内容,明确了主体责任,相应的社会主体才知自身责任是什么。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自上而下的分责工作就有序展开。中央统一领导,各地主动协调,最终落实到区、县、村,以及社区、楼宇,从而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在这次社会风险的治理中,道德与法律同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相关疫情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全国各省都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口罩、防护服、粮食等重要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重灾区。同时,相应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如“非典”时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分类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第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等,都在法律层面规范了面对重大疫情灾害时单位与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风险防范要以科学为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进步是人类认识与化解各类风险的重要条件,依靠科学的发展,我们不断加深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人类过去对许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疾病缺乏科学的认知。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人自身、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产生了深刻变革,那些之前尚未得到科学解释的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得到了更好的解释。科学的理念与方法在防范风险与减少灾害过程中的作用日渐重要。例如,那些涉及非常专业的领域,其风险防范与评估须尊重专家意见,充分发挥国内外专家在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处置等方面的作用,使决策更精准、更科学。以此为鉴,我们还要考虑在城市化聚集中,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超大城市在可能遇到的诸如地震或疫情等情况下,怎样化解危机,如何将个体与群体的风险防范教育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与日常生活之中。
面对社会风险,媒体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媒体作为传递社会信息的渠道与平台,有异于其他社会责任主体的独特社会责任。媒体的责任在于及时、迅速地告知社会公众生命与财产可能遭受的损害和程度等真实信息。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媒体如何能及时准确发布重大风险信息,是优化治理能力需要考虑的关注点。换言之,如何厘清公共管理部门与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的行政与社会边界,以及及时发布有利于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的社会风险信息,亦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总之,一系列事实告诉我们,风险的防范与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增强风险意识,未雨绸缪,研究并掌握社会不同领域的风险特点与规律,才能将其化解于无形之中。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申楠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