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当时还是个不求上进的自己。我履历表上的文凭,显示的还是高中。参加工作后的几年,一直忙于工作,也无暇顾及学习的事。有时也想,日子天天过,咱就慢慢混吧!
2001年的一天,我陪一位同事去自考办报名。当时自己都已经成家了,看到许多年青人在那里一门门地选课,我心血来潮,也一下子报了四门课。当时自考办的周老师我还认识,记得她说:“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学习要循序渐进,每次报两门就行。”我没有听她的,在考试前一个多月,我才拿起书按部就班地学习。
我给自己定了计划,早上6点起床,锻炼半小时,然后学习一小时。中午就休息一小时,学习一小时。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后就开始学习,不外出,不喝酒。第一次考试过后,成绩一揭晓,我一下惊呆了,四门课程,我一下过了三门,那一门没过的,我也考了57分。
从这以后,我信心倍增。谁说当过兵的人学习都不行?我一样地行!好在当时父母给了自己很大的支持,孩子出世后,为了不影响我,他们主动承担起许多家务。使得自己才有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学习。
两年时间,我迅速地拿下了汉语言文学的专科,中间仅仅就补考过两次。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通过了专科的自学考试后,感觉学习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想自己或许就这样一路高歌,顺利地能拿下中文本科的毕业证。匆匆报完名后,我翻了翻厚厚的书,心想,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
要说快乐,其实真的不快乐,自学考试想顺利通过,容不得半点的水分。60分,是一分一分的心血。那时在单位负责设备维护,白天经常下乡,晚上才有时间看书,有时忙了的时候在乡下还回不来,我只好把书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学习。好在是文科类的,只要功夫花到,就一定有所收获。
那年七月,骄阳似火,我如期去六安参加自学考试。 六安市的大小学校我全都去过,因为参加过几年的考试,每次换学校,每门换考场,东奔西走。
记得在轻工中学,下午的日头晒得人头脑发胀。我穿着件蓝色的短袖上衣,来到考场。这一门,真的不舒服。试卷上的许多题虽说有些印象,但都是似曾相识,根本不知从哪写起。我绞尽脑汁地想,努力地想挣到60分。
我坐在考场的最后一排,过了一会,一位年长的监考老师来到我的身边,默默地坐在我旁边的位子上。(自学考试弃考的人较多)我平时硬笔书法水平还凑合,只好工工整整地写着每一道题的答案。希望自己通过流畅的书法水平或许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能网开一面。
那位监考老师一直就坐在我旁边动也未动,时不时地看我一眼,象是有话对我说似的。不是监视我在作弊,估计是因为天太热,他压根就懒得动。
待我站起身,收拾桌上的准考证准备交卷时,这位老师突然凑过来小声问我:“你在哪个中学教书?”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说:“我不是老师!”面对这位老师疑惑的眼神,似乎在问我:“你不是老师,你考什么中文?”
其实,就是自己几年的不懈努力,给了我人生带来了转机。在单位里,凭着自己的文学功底,我获得了多次奖励,我也由原来在乡镇工作被调到了市里。
回首往事,我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自己走到了今天?
一个不愿意屈服于命运的人,终将做出他力所能及的最大的竞争。生活,需要激情,需要永不言弃的“那股精神那股劲”!
我想,这才是时代最可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