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王伊丽在十二年前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给家族添了一个大胖小子,无论是婆家人还是娘家人都很高兴,给儿子送了许多珍贵的礼物还有不菲的礼金。
王伊丽的娘家人和婆家人双方的家庭都很不错,在当时也能称作中产阶级的水平,所以在金钱这方面大家出手都很大方。
可是王伊丽在孩子出生后,认为如果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家里的资产以后交到孩子的手上,很可能会被挥霍一空。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她就和丈夫还有其他家人商量好要
“穷养”
孩子。
可是她的“穷养”似乎用错了方法。她和丈夫从未向孩子透露过半点家里的资产,平时也很少给孩子零用钱花,孩子的衣服也经常给他买一些便宜的、宽松的衣服穿。这导致孩子长大了以后,一直以为自己的家里很穷。
在孩子十二岁的时候,王伊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
“穷养”
教育,竟然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小偷。
接到老师电话时,王伊丽还不相信。可是等到学校,看到孩子红着脸,低着头一语不发的样子,王伊丽知道孩子真的做了错事,了解原因之后,王伊丽不禁崩溃大哭了起来:
“早知道我就不穷养了!”
原来
,孩子班级上最近开始流行带手表,大家都以手上带着一只手表用来看时间作为班里的潮流。王伊丽的儿子也想要拥有自己的一块手表,可是他想起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觉得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这才动了歪念头,偷走了一个同学的手表。
不过这个同学的表也比较昂贵,所以发现手表不见之后,立马就找老师反映了情况,老师通过监控视频发现是王伊丽的儿子趁着体育课的时候,跑回教室偷走了手表。
把表还给失主后,学校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商量对学生的处理方式。最后儿子被记了大过,也失去了朋友。
如果时间再重来一次,王伊丽一定会换一种“穷养”的方式,不让孩子因为贫穷而走上歧途。
“穷养”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穷养”不是不给孩子钱花
有的父母为了用“穷养”的方式教育孩子,所以根本不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导致孩子缺乏对金钱的观念,让孩子在和同伴相处时因为没有零花钱而处于窘迫的境地。这会让孩子今后的性格中出现自卑的情绪,不敢进入消费过高的地方,容易被别人说没见识。
“穷养”不能让孩子掉进钱眼里
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穷养”教育,导致自己对金钱的渴求增大,掉进了钱眼里。这会导致孩子今后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对金钱的诱惑没有抵抗力,容易为金钱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出令人追悔莫及的事情。
今日话题:你是“穷养”孩子还是“富养”孩子呢?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一些?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