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打造方式及案例

2019-08-26     一诺农旅规划

成功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需满足以下几点:

- 有力的政府支持或民间投入;

- 打造共享平台,创造品牌效应;

- 提供完整生产生活体验圈;

- 提供游憩、休闲的附加功能,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 加强教育科普功能,提供产学研合作机会;

- 别致的建筑设计,打造项目形象地标。

成功的休闲农业旅游需满足以下几点:

1、有力的政府支持或民间投入;

现代农业项目须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获得资金、土地、人力、交通等使项目成功的关键资源;

2、成为对外平台,创造品牌效应;

必须通过产业平台的搭建,通过富有特色的活动组织和景观风光,才能成为地方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地区经济活化的平台,成为知名品牌;

3、提供完整生产生活体验圈;

除了产业外,须结合周边所拥有的丰富自然及人文资源,使得整个区域在吸纳及叠加的效应下成为完整的产业生活圈;

4、提供游憩、休闲的附加功能,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在项目原有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项目资源的优势,衍生出符合现代人闲暇体验需求的旅游项目,通过增加项目的丰富度和多元化,吸引更多参与者;

5、加强教育科普功能,提供产、学研合作机会;

项目结合展览的科普教育功能,密切与邻近不同教学区合作,提供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并创造能吸引人才及企业的环境;

6、别致的建筑设计,打造项目形象地标。

在硬件建设上,强调环保的生态环境,应与高科技农业研发基地的形象相结合,结合大片农业保留地,运用生态设计、绿色建筑手法,使项目本身成为极具吸引力的风景之一。

1

台湾头城农场

台湾头城农场台湾的“桃花源”——回到乡下外婆家

一、项目背景

交通:距离台北市区车程不过 2 小时

规模:1.2 平方公里

二、功能特色

多品种的游憩活动:包括农业耕种文化体验,乡村民俗生活体验,昆虫赏识、动物区、菜园区及戏水区等;

配套 1 个酒庄和 4 个高品质的度假旅店。

三、将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都市休闲农业

与基地共同点:农业资源丰富、生态条件良好、交通便利;

通过结合农业资源创造多样游憩活动,完善配套酒店服务,打造出周末休闲度假的目的地;

农场通过专属网络商店,直接出售有机食品与游乐度假产品。

四、经验借鉴

农业生产资源利用与农业生活体验相结合,突出精心设计的特色农耕文化生活体验;

维护原始的乡村景观;

多种游憩类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

网络营销模式可以帮助开拓新型市场;

农业生产带动旅游发展。

2

成都“五朵金花”

一、特征

位于成都锦江三圣花乡,占地一万五千亩,它是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也是休闲成都的重要载体和必游之地。

二、五朵金花的成功经验

五个村“一村一品,各具特色”;

“春有红砂,夏有荷塘,秋有菊园,冬有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

三、农家乐的升级版

通过乡村餐饮休闲,吸纳都市人的消费;并逐步向绘画、摄影、雕塑、音乐创作方向升级转型;

四、科学有效的城乡统筹手段和模式

3

上海“多利农庄”

一、多利农庄简介

多利农庄是上海最大的有机种植农庄,占地 1750 亩,迄今总投资超过2 亿元。

二、运作模式

多利农庄开创“从田间到厨房”的直送模式,通过专业冷链和呼叫中心,提供高质量的配送和服务。目前拥有 7000 余名个人会员和超过 50 家企业会员。

三、农庄地位

多利农庄得到农业部、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级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多利农庄是 2010 年世博会上海唯一的有机农庄参展单位。

四、有机农业模式

4

台湾“薰衣草森林”

一、“薰衣草森林”简介

薰衣草森林有“最偏远的咖啡屋”之称,园区内种植了 1200 坪的熏衣草和香草原、葛雷斯花园、森林咖啡馆、香草铺子、紫丘咖啡馆、梯分泥的森林野宴等。

二、特征

除了以薰衣草为主的各式加工品,也有香草料理的餐饮、森林咖啡馆与纪念品商店等,推广香草植物栽种入菜,让游客欣赏香草植物与暸解这些植物的用处,寓教于乐中,带动了香草文化与休闲产业,为旅游注入清新不绝的活水。

三、精品民宿模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9kx0GwBJleJMoPM9l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