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在法国刷锅子

2019-06-09   美象府

(编者按:此文是美食制片人陈晓卿2007年旧作,本次刊发略有删节。)

去法国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意法边界的一个叫沙莫尼的小镇。导游手册上说,这里有一种叫FONDUE的火锅,是来这儿的人必须尝试的。这种锅子有人说它是瑞士特产,有人说它是意大利风味,也有人说它是正宗的法国本土制作。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二逼似的山——瞧我这口音——阿~尔~卑~斯~山地区的独特饮食。

阿尔卑斯山地区

可巧,在我住的连锁旅店BEST WESTERN隔壁有一家叫L'IMPOSSIBLE的餐厅,据说这里就是沙莫尼吃FONDUE最著名的场所。我做了儿子大量的政治思想工作,让他明白吃这种法国火锅实际上对中法友好关系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滴……儿子系了系领子扣,和我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餐厅。

此前,我们在这家餐厅吃过一顿法菜,薄薄的熏鲑鱼和多汁的小牛肉,味道都不错,饭馆人很多,装修也是特别乡土,满世界摆的都是石英标本。最漂亮的地方在门口,一扇玻璃窗里显得很随意地码放着各种蔬菜,新鲜欲滴的样子,非常诱人。

熏鲑鱼

堂倌热情地过来招呼,俺不懂法语,但英语里的哑语我学过,指着邻桌正在咕嘟咕嘟冒泡的涮锅子,又指了指自己,店小二显得很吃惊,但仍然微笑地为我们点了配菜和饮料。我红着黑脸,磕磕巴巴地告诉他:“这是人家的第一次呢,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哦。”显然小伙子听明白了,先上的头盘,各式各样的腌肉,他小心翼翼地告诫我们,这个可不是用来涮的。腌肉是他们自家做的,味道不错,尤其是坐我对面的,脖子上掖着餐巾的那个肉食动物,脸上的表情很享受。

锅子是一个不锈钢的小盆,里面有一些乳白色物质,显然就是奶酪了。锅下方有一盏酒精灯,锅旁边有一盘面包和一盘土豆,这简直就是FONDUE的全部了。具体的吃法是用一个银制的小叉子叉起几个面包丁或土豆片,浸入液状的奶酪,本来坚毅的面包丁立刻变得通体酥软,出锅时拖着长长地奶酪丝儿,视觉上也不讨厌。

FONDUE

凭良心说,奶酪的味道很醇厚,吃法也蛮有趣。欧洲很多国家,什么芬兰、比利时、意大利……都说自己的奶酪是最好的,戴高乐更谦虚,丫说自己把一个“奶酪都要做成三百多种味道”的国家领导得社会这么和谐,太JB不容易了。但俺毕竟是草食动物的胃,哪里消受得了如此腻人的玩意儿!九浅一深地整了几个回合,动作就有些放缓,看看儿子,他完全没有歇息下来的意思。(你瞧这段里的用词,呵呵,好野——徐无鬼)

奶酪的法文太难念,英语里叫CHEESE,意思是吃多了能把人“气死”。我不禁想,如果涮的东西除了面包和洋芋之外,再有点儿比如毛肚啊,黄喉啊,鸭肠啊,海白菜、午餐肉、豌豆尖、宽粉……什么的,那该多么有生趣,最好是鸳鸯的,一边是红汤,一边是CHEESE,再来个油碟,那就巴适惨了!

奶酪

男中音唱道: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串口水……其实我这种中国饮食联想,在法国的十来天里,时不时地会冒出来。刚到巴黎,朋友请吃法国南部菜,有一道主菜中的配菜,是用CHEESE和土豆泥在一起混合制成的。上菜时,厨师长拎着热腾腾的面盆过来,用大木勺很拉风地搅拌里面的土豆奶酪混合物,一边搅和一边向外抻,姿势像极了兰州拉面,我西北话差点脱口而出:“给额来个韭叶子。”

在卢瓦尔的一个小镇,因为赶时间,同伴说就在路边吃一种叫CREPE的食物(某一个字母上面打着一把小雨伞)。我过去一看,唉呀,介是嘛?一个姑娘在一铁板上用一木耙子转圈,摊鸡蛋饼,介不就是平客他们家煎饼果子嘛!给我来俩薄脆的——可惜,人家里面不放薄脆,放的是火腿和大片的CHEESE,然后在里面又打了一个鸡蛋,裹吧裹吧递了过来。我们的还好,有的人的上面还刷上了巧克力酱!我一个大男人,连半拉都没吃下去,太腻了。

编辑:徐无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