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老年大学:5名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服务社会

2019-12-16     忻州生活

当西边的太阳落上山岗,晚霞映红了天边,祥云瑞霞天空飘荡,大自然美丽的画面跃现眼前,人们不禁赞叹:“夕阳真美。”是的,最美夕阳红。山阴老年大学工作的5名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积极献身于老年事业,为老年大学的筹办、全面发展做贡献,他们是最美夕阳红。

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投入山阴老年大学的创办

山阴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大学堂;是老年人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的阵地,是老年人的精神乐园。老年人在这里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所大学的成立是山阴县高度重视老年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标致着山阴老年教育事业迈向新征程,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奋进。

走进这所大学,教学楼大厅内鲜红的五星红旗宣传展板上刻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楼道内荡漾着美妙的乐曲,琴声悠扬,悦耳动听;5位退休老干部精神矍铄,笑容可掬,站在宣传栏前畅想未来……

这5名退休老干部分别是张玉儒、王国忠、武忠玉、康和、王文跃,他们都是山阴老年大学筹备组成员。说起这5位退休老组工干部,许多人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点赞。他们虽然退休了,但童心未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保留一颗初心,舍小家顾“大家”,发挥余热,努力工作学习,为山阴老年大学筹办、为社会积极做贡献。

——王国忠今年64岁,是山阴县原畜牧局局长,现在担任山阴老年大学副校长。儿子在外地工作,老伴也随儿子在外地照看小孙子。儿子多次让他去一块生活,他说:“我不能去。虽然退休了,我还能为老年大学做些工作。”就这样他一个人孤单留在山阴,每天自己做饭,为老年大学开展工作。前一个月,省司法厅又聘他当“司法调解员”,每月工资3000元,可又被他婉言谢绝。有的人不解地说,“王国忠不知为了啥,不挣钱为老年大学工作,这儿给工资他不去。”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是一名老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誓言。

——张玉儒今年74岁,是一名老党员,是山阴县原政法委副书记,现在担任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老伴患有半身不遂病,常年他照料做饭。为了在老年大学开展工作,他托亲戚朋友照看家,他自己每天按时到老年大学上班。他说,“老年大学也是家,是许多老年人的家,我也得照看好。”

——王文耀今年73岁,也是一名老党员,山阴县原物价局副局长,现在担任山阴老年大学教务主任。他老伴常年在朔城区照看小孙子,他常在老年大学工作,两人很少见面。人们都说他们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他只是笑而不语。他在老年大学工作写大型材料50余个,小材料70多个。同事讲,这些材料都是他晚上写得,他白天还干别的工作。许多人打趣说,“他是出材料机器人。”

——康和今年70岁,是一名老党员,是山阴县原经贸局党工委书记,现在担任山阴老年大学政工室主任。他老伴常年患病,不能做饭,他也是每天忙完工作,回家还得自己做饭。一次在上班路上崴脚,他拐着腿照常上班。他撰写了“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思考”论文,广大学员广泛阅读,为他点赞。

——武忠玉今年75岁,也是一名老党员,原岱岳镇副书记,现在担任山阴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他儿子在北京工作,让他去过养老舒适的生活。他说,“我在老年大学工作很好,忙中有乐。趁着还有精神,为党和人民多做些有意义的事,心情舒坦高兴。”他每天自己加满油,骑上摩托车为学校跑印刷材料、印刷表格、为学员填写报名表、建档立卡等工作。

在山阴老年大学筹办中,这5名老干部都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筹备工作中。他们热血沸腾,老骥伏枥,在一无报酬、二无资金的情况下,不畏艰辛,努力工作,在山阴县委县政府及山阴县组织部、老干局的正确指导下,积极搞好老年大学的筹备工作。他们不畏旅途颠簸,冒着风雨先后去山西省老年大学,阳高县、尧都区老年大学参观调研学习,回来后向上级领导汇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究怎样办一所质量高的老年大学。他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县组织部、老干局等的安排,精心筹划,在短短113天时间里,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老年大学正式开学了。从此老年人迈向精神乐园的辉煌大门开启了。

积极投身老年事业,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5名退休老干部,他们有共同的“身份”——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党建研究员、老年活动谋士。他们任职多,但收入是零。他们都是志愿服务,不挣工资。社会上有些人说,“他们是疯子,是傻子。”他们听到只是摇摇头笑了。他们情愿为民服务,为老年事业发展做贡献;情愿当一名“傻子”,做党和人民的“孺子牛”。

老年大学开学了,他们在县组织部、老干局的正确引领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任务,结合全县老年人队伍的实际,重点面向离退休干部,注重“教、学、乐、健、为”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充分体现“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把老年大学办成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的阵地,办成老年人的精神乐园。

现在全校共招收学员616名,建立档案卡37册,各种规章制度27项。学校根据学员喜好,结合现有条件共设有:书法教学、摄影教学、舞蹈教学、旗袍走秀教学、声乐教学、太极拳教学、政史教学、戏曲教学、图书阅览十大学科,十三个班级。老年学员们在他们带领下,寓教于乐,在一块愉快的唱歌、跳舞、旗袍走秀,同时学习书法、摄像、声乐等。近三个月的勤学苦练,共编排各类节目40余个。他们把自己编排的文艺节目,经常在各种大型场合为群众表演,受到省、市老干局领导的鼓励和肯定。

学员吕广东说,几次下乡为群众表演,5位老人严于律己,朴实的工作作风让人深表敬意。记得在山阴丰收节时,到了东双山村,天宫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王国忠老人家先让学员演员上车,自己却淋了大雨。有一次到右玉参加节目表演,武忠玉老人家怕大家坐车疲劳,为了活跃气氛,像孩子般带领大家唱起了红歌。学员张粉连说,“我是一位舞蹈学员,一开始是自导自演;现在有老师辅导,有组织编排,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业余生活更加充实。”老年学员白良瑞说,老年大学成立以来,真正实现了让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5位老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心血倾注于老年大学,那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山阴老年大学,让更多老年人获得老有所乐幸福感

学员黄秀梅说,“老年大学的成立,5位退休老干部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他们进入老年大学身心在岗,不辞劳苦忘我工作,受到学员们的一致称赞。”她说,现在学校又提出“巩固、发展、提高、创新”的发展思路,他们常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创建社区、乡村分校,到处奔走呼号。他们奋斗的目标是让老年大学遍布全县,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这5位老干部在忙完山阴老年大学的工作后,又抽时间挤时间跑了山阴8个乡镇,最后选取符合条件的4个点开办山阴老年大学分校。他们每到一个乡镇、村庄、社区都认真讲解老年大学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及开展活动等。他们说,“开办老年大学分校跑乡镇风雨兼程也没啥,最尴尬的是个别乡镇、村庄不理解态度冷淡,让我们几个人无所适从。虽然当时是盛夏,感觉到了冰冷的冬季。”就这样他们一路向前,没有停下创办分校的脚步。现在山阴合盛堡乡、玉马小区、红涛山庄、北万庄村都创办了山阴老年大学分校。

山阴县老干局局长卢胜说,“在山阴老年大学,我领略了70年代老同志的工作作风。”这5名退休老干部都70岁左右,有人问,“他们怎来那么大动力,怎有那么大精神?”学员李忠讲,因为他们坚守为民的初心,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誓言,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美丽夕阳,尽绽光芒。晚霞映红天边,壮美祖国河山。5名老干部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值得学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qBzEG8BMH2_cNUgZ3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