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轰然炸裂,大地为之而裂变。
1945年8月9日,人类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轰然炸裂,天空为之而色变。
日本列岛上的大和民族,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吞下两颗原子弹的地球文明。
被原子弹支配的恐惧,别核辐射阴霾的记忆,成了这个文明挥之不去的深度噩梦,纵使70多年过去了,一说起原子弹,日本人的内心还是会咯噔一下……
除了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在岛国民族的心中,再没有一次国难能与之相提并论。
轰轰烈烈的大灾变,需要具象化的投射,也许才能够为此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
于是,怪兽哥斯拉诞生。
哥斯拉有一个核心设定需要我们清楚,那就是他的食物不是天地万物,而是核辐射。
核辐射越是强烈的深海处,反倒是成了他最为喜欢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家园。
巨大到看高楼大厦如同玩具,张开大口就是原子吐息,蓝色光芒所到之处,人类钢铁丛林不过化为乌有。
防御力呢?人类目前所拥有的最先进的重武器,都是免疫的,就是挠痒痒一般,没啥用。好吧,就算祭出人类超级大杀器原子弹,瞬间也是凉凉。
毕竟原子弹的原材料是人家的美味佳肴,咋整,人类面前,哥斯拉简直无懈可击。
如此看来,从设计之初,哥斯拉就带着BUG而来,面对如此巨大的怪兽,除了内心巨大的绝望,人类根本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所以哥斯拉的对手从来都不是人类,再他的世界观之中,人类就算是朋友,也是蝼蚁一般的朋友而已。
由此而产生的哥斯拉系列的电影和动漫作品,我们其实可以轻易的觉察,除了哥斯拉的体型在不断增长之外,人类的科技未见足够的质变,抗衡之说,实属无稽之谈。
到好莱坞的《哥斯拉》系列启动后,史上最大哥斯拉横空出世,开始霸占大荧幕。
如果说《哥斯拉1》只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哥斯拉2》才是正宗的高潮戏。
从片名主题《怪兽之王》其实就可以看出来,这一部人类真的只是配角。
三头龙基多拉从冰川之地觉醒,振翅高飞,占据火山口,而后仰天长啸,呼唤世界各地沉睡之中的怪兽快快觉醒,速速来拜,拜什么呢?拜山头。
哥斯拉不服气,你一个外星生物来此咋咋呼呼,殊不知:强龙不压地头蛇呢。况且,哥斯拉又是有史以来最生猛的巨星怪兽,自带主角光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决战在所难免,结局早就写在了片名之中《哥斯拉:怪兽之王》,也就是说,你基多拉只不过是人家哥斯拉封王的垫脚石,而已。
问题来了,基多拉死了,哥斯拉还在,哥斯拉的小伙伴们已经苏醒了,拜完这个山头之后,人类又该何去何从?这就是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了。
没错,这一次多亏了人类某科学家的生死献祭,哥斯拉从元气大伤到恢复元气,仅仅用了电影几分钟的时间,但这个远古生物一旦想要终结人类文明,谁又能奈若何?
基多拉不死,人类肯定睡不着。
哥斯拉不死,人类还是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