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戳心细节分析:最该夸的才不是张子枫

2021-04-09     无尾电影

原标题:《我的姐姐》戳心细节分析:最该夸的才不是张子枫

《我的姐姐》没有悬念地成为清明档的票房冠军。

明星们纷纷打call;

媒体连连喊话称国内首位00后最佳女主即将诞生。

张子枫演技多炸裂,基本上已经被夸了一个遍。

但是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多的角色不是张子枫,而是朱媛媛饰演的姑妈。

她是继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外,第二个拥有比较完整弧光的角色。

第一场戏,画面还没给到姑妈,先听到她的哭声。

安然失去的是父母;

舅舅失去的是姐姐;

姑妈失去的是弟弟。

葬礼上,安然是机械式地重复:鞠躬、谢礼、下一个。

舅舅是拿自己姐姐开涮“黄泉路上无老幼”。

只有姑妈哭得最伤心。

当有客人来的时候,姑妈要立马收拾自己的情绪招呼客人,倒茶递水一个不落。

成年人想随便发泄自己的情绪,太难了。

老顽固,是我对这个角色的第一印象。

姑妈善于道德绑架。

她认为姐姐就应该天然地照顾弟弟。

自己是这么做的,安然也必须这么做。

她是姐姐身份的受害者,却也迫害安然成为下一个自己。

姑妈似乎有操不完的心。

白天既要看店,也要照顾瘫痪的丈夫,还要负责一家人的日常饮食。

一天下来,她瘫坐着,仰头望向电灯,眼睛里布满血丝。

留意姑妈家里的水晶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

它凸显了姑妈的审美,并非一般的市井趣味。

弟弟在看她年轻时的照片,姑妈回了一句:我那个时候真年轻。

证明她对过去有所依恋。

人什么时候才会回忆过去?

当下过得并不如意的时候。

水晶灯代表着姑妈的过往,很璀璨,就是她现在的人生已经蒙尘了。

这为后续剧情的反转埋下了伏笔。

姑妈嘴上说着不管弟弟,但还是自觉地为弟弟拿被子。

姑妈的一生,一辈子的劳碌命。

这场戏之后,观众开始对姑妈这个角色有所改观。

她和安然吵架那场戏,有一个细节:

两人吵完后安然先行离开。

此时服务员给姑妈上了一杯咖啡。

还在气头上的姑妈礼貌地跟服务员说了声“谢谢”,等她走了之后,偷偷拿出自己的水杯把咖啡倒进去。

完了还不忘舔一下杯子的边缘。

可以看出姑妈一人操持家里大小事务,过得十分节俭。

或许这杯咖啡她拿回家并不是给自己喝的。

姑妈虽然口口声声说安然卖弟弟怎么对得起她的父母。

但是当安然去给男友妈妈过生日时,姑妈知道弟弟没有人照顾,特意来给弟弟做饭,帮他们姐弟收拾房子。

有一种亲人,虽然嘴上不饶人,但你有事的时候还是会念着你想着你。

两姑侄的破局,出现在医院那场戏之后。

安然在医院和病人家属争吵:

你们这是在谋杀!
男孩就那么好嘛!

病人丈夫把安然推倒在地上,婆婆不让安然说话。

这一幕被路过的姑妈看见。

一向人前卑微的姑妈,反手和别人撕打了起来。

安然第一次觉得自己其实并不了解姑妈。

切西瓜那场戏,是全片的最高潮部分。

姑妈下意识地把西瓜最甜的部分分给安然。

在他们那一代人的观念里,付出和牺牲,没有应不应该,而是必须要做。

她自认为把安然照顾得很好,当得知安然过去的遭遇后,姑妈不忍看向安然,低头说了句“对不起,没把你照顾好。”

之后才有了那一句,套娃不是要套在同一个套里。

她希望安然有不一样的选择。

安然走后,姑妈摆弄着俄罗斯套娃自言自语,她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远大志向,也曾梦想可以闯出一番事业。

姑妈的这段往事,原型是导演身边的一位阿姨。

当时这位阿姨遭遇了下岗,想去俄罗斯做生意,到了莫斯科就接到了她小孩的电话。

孩子在电话里一直说“妈妈我好想你”,所以她最后回去了。

导演把这个故事植入到《我的姐姐》中,并且比现实更残忍了些,姑妈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孩子,而是母亲必须让她这么做。

姑妈的那一份转变是很迷人的,她不甘过,但她已经沉进生活里了。

安然还有眼前路,但她只有身后身。

我们没法苛责那一代人的选择,他们都处于时代的局限性里、传统里。

朱媛媛连续在《小红花》《我的姐姐》中奉献了教科书级别的演技。

有人说老戏骨已经没有市场。

我不同意。

红花虽好也需要绿叶衬托。

《我的姐姐》如果没有姑妈这个角色,剧情就会显得非常单薄。

这等分量的配角,年轻演员演不了,只能让有一定阅历的老戏骨才能胜任。

观众认为朱媛媛演出了许多人身边的姑妈,简直是神演技。

但朱媛媛自己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她只是呈现出一个平凡但又有点不甘心的中国式中年妇女。

如何把“普通”的内容诠释得不“普通”,着实是一个难题。

表演需要演员回归生活,经历时间的磨练。

但是现在的演员大部分没有时间和空间去体验生活。

就算再怎么体验,比如演一个医生都不会比一个真的工作了几十年的医生来得更像。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影视剧,演员们明明是在表演生活,但你就是觉得特别假,悬浮,不接地气。

老有老的价值。

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是一名演员最宝贵的财富。

吴孟达凭《天若有情》的“太保”一角拿下金像奖最佳男配。

导演陈木胜说过太保这个角色全香港只有吴孟达能演。

达叔出道即巅峰,却因为沉迷赌博,名气财富几乎在一夜之间输精光。

要演好“丧家之犬”,就得成为“丧家之犬”。

廖启智,许多人因为《无间道2》开始叫他“三叔”。

倪家清理门户,三叔用口琴吹《友谊地久天长》。

如果没有智叔神来之笔吹口琴,那这段就是一段复制《教父》的精彩。但因为加了口琴,这就变成经典。

这支口琴曲是他在诺诺病床前陪伴的时候,对着简谱一点点学下来的。

后来诺诺因病去世,这段经历反而成为了他表演的养分。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朱媛媛为什么能演好一个极具生活化的角色?

那是因为她除了有戏要演之外,彻底扎根于生活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曝光。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让朱媛媛一跃成为“国民媳妇”。

但她却在事业上升期选择嫁初恋成为人妻,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

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乐此不疲。

这反倒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种种细腻。

她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

外表平平无奇,一出手技惊四座。

《小红花》让47岁的朱媛媛再度翻红,加上现在的《我的姐姐》,朱媛媛的名气得以重新打开,再次开启事业道路。

但朱媛媛表示还是不会加大接戏的量。

凡事不去规划,顺其自然。

对于演戏,她不看重戏份的多少,更看重角色能否带给她触动。

我们期待朱媛媛能够很快遇到下一个让她欲罢不能的剧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hVmt3gBrsvY2_Uu0N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