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金像奖越来越没有人关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就算今年影后给了陪跑10次的郑秀文,也没有在内地网络上掀起多大的浪花。
将天后送上宝座的这部电影,本土票房不到700万港元。
前几天电影上线流媒体,也没有多少人看过。
豆瓣不到5000人评分,分数也不是特别的亮眼。
我是完全冲着郑秀文去看的,对电影要讲的故事并没有什么期待。
结果,没有期待却收获了最大的意外惊喜。
现在的港片还敢不走寻常路,是我没想到的——
《流水落花》
1
她,叫天美(郑秀文 饰)。
孩子们都叫她天美姨。
天美是一名幼儿园公车接送员。
一天,失业毫无预兆地降临到她的头上。
于是,天美决定申请当“寄养家庭”。
寄养家庭,是专门让一些等待被领养或是等待正式分配寄养的小孩,在这里能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丈夫阿彬问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我们又不是不能生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当寄养家庭?”
天美说这就是一个赚钱的活儿,并没有正面回答丈夫的提问。
聪明的你看到这里,应该也能猜到,天美看似“任性”的决定,背后一定有故事。
很快,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寄养小孩,森仔。
森仔不爱说话,无论天美和阿彬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
这一天,天美发现丢了一百块,怎么找都找不到。
她看着森仔,森仔起身回房间,蒙上被子,拒绝回应天美。
天美稍微语气大了点,直接把森仔吓到尿裤子。
要么不说话,要么尿裤子,第一个寄养的孩子,搞得天美有点措手不及。
丈夫安慰天美,这不是孩子的错,他也没得选。
一句“没得选”让天美陷入了沉思。
那一百块,的确是森仔拿的,因为他在学校被其他同学霸凌。
霸凌他的同学让他拿一百块赎回学生证。
森仔照做了,结果那个学生并没有把学生证还给他。
两人因此打了起来。
事后,天美被叫到学校。
本应该是各打五十大板,结果老师搞起了区别对待。
把错都归结于森仔,觉得他的性格有问题,是个潜在隐患。
还内涵天美作为寄养家庭并没有做到位。
2
回家的路上,天美越想越气不过。
她转身问森仔,刚才被老师这么说,你不觉得不值吗?你但凡说一句话,我肯定站你这一边。
一直沉默的森仔,终于开口说话了。
同学们嘲笑他,每天都是不同的人接送,一定是个没父母的孩子。
天美听完,要拉着森仔回学校跟老师理论。
但森仔不愿意把事情闹大。
看到森仔低着头,天美开始有点同情森仔。回想之前对森仔的态度,是粗暴了些。
半夜,天美去给森仔盖被子,顺势躺在森仔的旁边。
她转头看着森仔,眼眶湿润,似乎有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和白天要强的模样判若两人。
打那之后,森仔和天美还有阿彬之间的相处,变得越来越融洽。
森仔生日,天美二人为他庆祝,还一起合影留念。
结果,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温馨的时刻。
来的人是森仔的生母,因为吸毒被剥夺了抚养权。
她不知从哪弄来了森仔的住址,来此大闹一场。
按照福利中心的规定,出了这事,森仔就不能继续在这里住了。
天美听到工作人员冷冰冰的语气,当场反驳道:
“货物吗?他是一个人!”
3
森仔走后,天美迎来了第二个小孩,菁菁。
天美给她做了饺子,菁菁直接吐掉,说这不是外婆做的味道。
天美没办法,带着菁菁去医院找她外婆。
赶巧,让她看到一件荒唐的事。
菁菁的生母把孩子抚养权让渡给了菁菁外婆。
自己手里牵了一个,肚子里怀了一个。
看得出,应该是改嫁了嫌菁菁是个拖油瓶。
菁菁的生母在临走前,塞给菁菁点钱让她买零食。
菁菁跟她说了一句,谢谢。
母女之间生分到这个地步,看得天美大受震撼。
晚上,丈夫借按摩之名想行夫妻之实,结果遭到天美的拒绝。
丈夫以为过了这么久,天美应该可以放得下,重新考虑再要一个孩子。
原来,夫妻两人曾经有过一个3岁的儿子,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去世了。
天美至今未能从丧子之痛中走出。
这才是她申请做寄养家庭的真实原因。
她借别人的孩子来治愈自己的伤痛。
其他的孩子,都像是自己孩子的“替代品”。
第三个孩子,小花,是天美用情最深的一个。
小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她管天美叫妈妈。
虽然天美每次都纠正她,但一声“妈妈”确实叫到了她的心坎里。
小花有先天性的兔唇,已经做过很多次手术。
但她并没有因此变得自卑和内向,反而特别开朗,和天美也十分投缘。
天美在那一刻,动了收养小花的念头。
小花有个习惯,要抓着天美的头发才能入睡。
这个细节暗示着,天美一步步地走向孩子,也将自己与孩子连接在了一起。
为了小花,天美甚至狠下心戒掉抽了许多年的烟。
她向丈夫提出领养小花的想法,丈夫想问题比较现实。
小花未来的手术费用,很容易压垮一个普通家庭。
另一边,一对美国夫妇正申请领养小花。
福利中心有着一套评分系统。
根据财务状况、教育水平,给领养者打分。
不用想,美国夫妇家庭的评分一定高于天美。
天美的真心,注定是错付。
4
一向要强的人,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流下眼泪。
小花要走,但还是一口一个妈妈的叫着。
天美破天荒地对小花发起了脾气。
对小花的不舍,对自己的自责,都被伪装成了生气。
小花走了之后,天美有过一段时间不做寄养家庭,出去上班。
后来又继续重操旧业。
她剪掉了小花最爱摸的长发。
她要割断那一段和小花相处的回忆。
同时也表明,她对寄养孩子的心态的转变。
不会再过度投入自己的感情。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天美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还有一个家。
讽刺的是,现实中的郑秀文也经历了相同的事。
所以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更加觉得唏嘘。
丈夫抱怨天美心里只有孩子,从未顾及他的感受。
他更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天美直言,她不敢再尝试。
是怕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去世。
“生?然后如何?看着他死吗?”
天美成了困在时间里的母亲。
她选择把母爱转移到寄养家庭的孩子身上。
天美没有选择和丈夫离婚,因为她要继续照顾这些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美照顾的孩子的年龄,也在增长。
这一次,是一对叛逆的姐弟。
一天,姐弟俩如常出门上学,然后假扮家长给学校打电话请假出去浪。
到了放学时间没见人回家,天美打电话去学校才知道出事。
最终,天美在一个山上发现了姐弟俩。
两人以为又要挨一顿骂,结果天美并没有发火。
知道姐弟俩想去露营,天美满足俩孩子的愿望。
第二天就带着两人来山顶露营。
两孩子开始对天美改观,知道她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
晚上,孩子们睡了之后,天美和丈夫抬头看着星星。
满天繁星,让天美有感而发。
她曾经认为,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根本不会像别人说的,人死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儿子去世这么多年,天美一次都没有梦见过他。
现在,天美觉得,儿子从未离开过。
而是用他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回来陪伴自己。
天美的儿子去世的时候是3岁。
这些年,来天美家寄养的孩子从四岁到十七岁都有。
天美正是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她孩子成长的影子。
这是支撑她坚持做寄养家庭的最大源动力。
5
时间继续无声地流逝。
天美的步伐从矫健变得蹒跚。
以前,总是她走在孩子的前面。
现在,她开始慢慢落在了孩子的身后。
不知不觉,她的寄养家庭已经做了十三年。
她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孩子,会是她经手的最后一个。
明年男孩就要成年,他表示自己还想继续住在这里。
但天美拒绝了。
经过这些年,她明白,任何孩子最终都会离开自己。
合适的时候放手,体面的退出,或许才是最大的关爱。
一天,天美独自一人在桥上走,顿感不适,晕倒在了地上。
当年夺走儿子的心脏病,如今也把手伸向了天美。
丈夫阿彬难以承受即将失去天美的事实。
但在天美面前,他还是要保持阳光开朗的样子。
他给天美带了她最喜欢吃的冰淇淋汽水。
弥留之际,天美只有一个心愿:回家。
恍惚间,天美回到了家中,自己带过的七个孩子,依次出现在自己面前。
所有人都带着笑脸,看着天美。
天美看着他们,泪流满面。
最后,她看到儿子闻着花香,在桥上奔跑,然后把花扔到了河里。
也许,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换了个地方,和心爱的人再次重逢。
终于,天美合上了眼睛。
从此,丈夫成了独居老人,他养了一只黑狗陪伴自己。
继续慢慢地生活下去。
END
电影的名字《流水落花》,出自李煜写的词《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里的那一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电影里多次出现花瓣落入河水,随着河水飘走的镜头。
对于寄养孩子而言,他们就像是“落花”,掉落在了天美这条河流上。
天美所做的,只是顺水推舟地把花儿送到下一站。
电影用落花和河流,隐喻寄养家庭的分分合合。
最终通过天美的死亡进一步地升华了主题。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落花”,时间是点缀生命的河流。
一切都将会释然,喜悦也是,悲伤也是。
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传统港片面前,《流水落花》就像是一股清流。
它反其道而行之。
不追求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打算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
它只想在92分钟里,去娓娓道来一个母亲的一生。
很多镜头语言,有非常浓厚的日影味道,更确切地说是是枝裕和的既视感。
香港电影敢这么拍的,少之又少。
郑秀文也是被新导演的剧本打动,才决定零片酬全素颜出演。
她也意识到,香港电影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
只有新生代的新导演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于走前辈们相反的路,去探索港片多元化表达的可能性。
也许,这改变不了香港电影式微的颓势,但看到有港片不愿沉浸于昨日荣光,而是求新求变的时候。我还是会由衷的感慨:
香港电影,还不想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