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小时候一起穿过一件衣服,吃饭用过一个碗,偶尔留宿好友家,睡在一个床上,当成年后,选择的方向不同,曾经的那份亲密就会被稀释的毫无踪影。
在人生的路上边走着,边散着,很多人在半生已过的时候,发现自己身边数不出来三个知心的朋友。
知心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你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他都会心领神会。
无论你过的快乐与否,他都会远远地注视着你,开心一起笑,伤心陪你难过。
人有知心的朋友,也会有酒肉朋友,一起吃一起玩,但是不会打心眼里体谅你的不易。
很多时候,我们活的太累了,就是把压力宣泄给了知心的朋友,把潇洒、大方给了酒肉朋友。
写了很多婚恋的文章,其实还有一种关系对我们也非常重要,就是友情。
大飞43岁,前不久和老婆离婚,又创业失败,生活在北京,每天睁开眼睛就是房贷、车贷、抚养费,这些钱加起来,每天就像紧箍咒一样,从清醒到昏睡。
人到中年,本应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因种种困顿,让生活雪上加霜。
大飞觉得生活不应该这样,本想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谋一份好差事,没想到因为一通电话搁浅了。
电话是30年前的小学同学,当年俩人好的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天天耗在一起,直到大学大飞考到北京,同学棕一去了上海,从一开始彼此的书信联络,到偶尔一两个电话的牵挂,再到后来,俩人都成了家,也不知道谁的感情先淡了,总之慢慢都不联系了。
这次棕一给自己打电话还挺惊奇的,大飞电话接了半天,脑海里还盘旋着内心的不解。
棕一到是直白,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我知道你平时上班忙,所以我买了晚上九点到北京的机票,我和我媳妇儿,你来接我一下呗。”
大飞问了问情况,在心里算了一下,接趟老同学,从家里去机场,再送到酒店,赶回家,随便一百多公里就没了,自己的车又比较耗油,本想拒绝,就委婉的诉说自己工作不顺,辞职后创业又失败了。
棕一听完倒是不客气,开心地说:“那太好了,你时间更自由了,我等会加你微信,明天见。”
电话挂断后,大飞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低谷期不惦记锦上添花,却最怕雪中送炭。硬着头皮,通过了曾经好友的微信,互相寒暄了几句,就定好了机场见面的时间。
大飞多么希望时间可以静止,十年没有联系过的朋友,不止见一面,多少也得喝几顿酒。大飞把下个月要支出的钱都算了算,留下一部分用来叙旧。
接到棕一后,大飞吃了一惊,这么多年不见棕一的衰老速度比自己还要快,俩人聊的话题还是小时候那些故事,以及孩子家庭,不过大飞讲的比较少,现在又恢复单身的他,说多了反倒显得落寞。
棕一虽然面容看着老了许多,但是心态却非常成熟,来之前查好了北京出游的地方,还以文字形式编辑好发送给大飞,沾沾自喜的说:“老同学,这几天就拜托你了。”话里话外明显就是赖上大飞了,时间金钱,对现在的大飞来说都是跳动的生命,可是棕一哪管这么多,十年没见了,再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狠狠利用一次这段感情,就浪费了。
荷麦说:“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棕一这次带给大飞的除了多年相见的惊喜,还有无法拒绝的恐惧。
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只是对待事情的过分程度不一样罢了,大飞和棕一的感情,早在多年没联系中淡漠了,也在时间地推移下,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友情发展到最后,以麻烦对方,不为对方考虑,甚至压榨对方时间、经济、财力等行为的感情,要懂得及时止损。
这种毫不客气的麻烦你,根本不是拿你当朋友,而是打着朋友的名义让自己利益最大化。
小雨英语非常好,正因为她这个优点反而成为了给自己带来麻烦最大的帮凶,现在的家长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英语口语,2岁起就给孩子想办法报各种英语班。
小雨身边几个当妈妈的朋友,一到假期就拽着小雨来自己家,给自己孩子讲讲英语,一开始小雨还挺高兴,因为她单身,下班也没事干,但是连着几次给小朋友们教英语,小雨觉得非常累,当她拒绝了几次后,没想到好友的口气越来越差。
"我拿你当朋友,你给我们孩子补两天英语课就犯了,孩子还叫你阿姨叫的那么亲。“
”小雨,你太让我失望了,周末要去外面做兼职呀。“
这样的朋友就是一种消耗自己的附属品,千方百计打着友情的旗号,做着渔翁得利的事情。
不拒绝的人,只是更在乎这段关系,曾经一起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宁愿自己吃点亏,也想让彼此的感情走得更远,哪怕是在心里。
面对这样的朋友,要么从一开就坚决的拒绝对方不合理地要求,要么就明确告诉自己,我不希望感情破裂,我做这些事情是自愿的,做了舒心,不做会后悔的,然后坦荡地去付出吧。
不然一边觉得对方让自己好失望,一边又抹不开面子委屈自己,会让这份痛苦加倍的。节假日到了,也许你舍不得买回家的票,却接到好友来大城市要求接待的事;也许你为对方做了很多一件没做对就被埋怨;也许对方抢走了我们心里喜欢的人。
要么严肃认真的和他对峙,要么就自我开导当为自己做付出,友情已经这么差了,就别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