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逃出武汉!”

2020-03-04   徐老游

“我想逃出武汉!”

《 环球文摘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来源:钱某某(ID: qianmoumou2018)


我记录下这些细碎,

是要告诉那些有罪的人们:


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灾难,

我们所有的普通人,

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


——作家方方


01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在武汉封城之前,没有及时离开。”


在接受采访时,刘艳芳曾这样告诉冰点周刊记者。


刘艳芳是河南人。


1月10号,她携丈夫来武汉治病。要做脑部手术。


1月21号,刘艳芳弟弟打来电话,说武汉要爆发肺炎,劝她赶紧离开。


刘艳芳没当一回事。心想,外面商场热闹着呢,哪来的爆发。


两天后,武汉突然封城。


刘艳芳欲哭无泪。


因为封城后,医院所在科室停工,手术取消,丈夫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而后,医院把手术延迟到年后。


可人算不如天算。


肺炎爆发速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


武汉医疗系统陷入瘫痪。

刘艳芳丈夫的手术,一直拖再拖。


前几天,她听说私人救护车能出城,但每公里24元,掐指一算,光车费就1.4万。


刘艳芳愿意花钱。因为丈夫的病,真不能再拖。


但还是没走成。


因为丈夫是病人,高速有层层关卡,出城非常棘手。


最终结果就是一个字:等!


可从旧年等到新年,从冬天等到春天,何时解封,仍没个准数。


而这时,钱包已空,病情告急。


身为漂泊之人,如何活下去,成了头号难题。


这是刘艳芳的现状。


这也是武汉城内,所有外乡人的一个缩影。


02

在自己亲手建设的城市里,

流离失所


在武汉协和医院的附近,一点资讯的记者,记录下这样一幕。


街上游荡着一群流浪汉。


有年轻的小伙,也有年迈的老人。


这些人从何而来?


记者说,多是来武汉务工的外地人。


因为武汉没有家,真正的家又回不了,就被生活逼成到流浪街头。


图片来源:沸点视频


那时天已暗。


有个身穿隔离服的志愿者,提着一袋食物,走到街边,准备分给他们。


“流浪汉”见到食物,像饿狼似的,立刻一拥而上。


食物秒被抢光。


图片来源:一点资讯


然后志愿者像教训小朋友一样:“别抢别抢,你们都是有困难的人,要互相礼让。”


图片来源:一点资讯


他们之所以饿成这样,是因为武汉封城后,街道全部停业,有钱也难买食物。


图片来源:一点资讯


一个“流浪汉”告诉记者:“没有人管我们,我们只能靠捡剩饭吃。”


图片来源:一点资讯


如此场面,实在令人心酸。


要知道,仅一个月前,他们都还是体面的人。


是务实的阿姨,勤奋的建筑工人,忙碌的外卖小哥······


那时的他们,估计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在自己亲手建设的城市里,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03

住不起的旅店

吃不完的泡面


这座城市里的外乡人,遭遇都差不多。


不是在流浪,就是在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


1月23号,武汉封城,交通全部停运。


消息很突然。


准备乘车返乡的外地人,完全是懵的状态。


那些现在怎么办?前走不了,后没有退路。


有人想出对策:睡地下车库!


在武昌火车站的地下车库,有人告诉南方记者:“我们十几号人,在车库睡了20多天。”



记者问为什么不去酒店。


小伙回答很实在:”现在酒店那么贵,我们又没钱是不是?”



有网友透露,武汉城内,现在最便宜的酒店都500元起步。


随便一算,住一个月,那就是一笔大开销。


大家都是底层劳工,谁舍得这样浪费血汗钱呢?


都不舍得。


所以,一张被子,一个免费车位,一群人就这样熬过2020年的冬天。


图片来源:微博


一日三餐都是方便面。依靠志愿者、执法人员来提供。


但志愿者也不是天天都来。


没有人援助,那滞留者就会走出地下车库,去街边捡些剩饭充饥。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所幸,车站停车场有公共洗手间,热水提供,以及少量的充电插口。


这勉强能满足他们的部分生活需求。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有个年轻人,斜躺在杆子上,生无可恋望向记者:“没办法,回不去了,住旅店住到穷光蛋了。“


“每天吃那个鬼泡面,吃多了拉肚子。“


他还告诉记者,自己现在连手机都没了。


原因是滞留太久,钱已经花光。手机卖掉,换了点生活费。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另一个滞留者也没有手机。


不过他不是卖了,而是睡觉时被偷了。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没有娱乐,也没有工作,一天24小时都愣在那,只为等一个消息:解封。


澎湃记者问,等武汉解封,你们第一件事想做什么?


一个50岁的大妈说:“我妈双眼失明了。我要回家照顾她。回家后,我再也不出来了。”


另一个年轻人的回答是:”打工,挣钱。”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没办法,不是不想家,而是肺炎已经掏走了他的所有——连一部手机都没剩。


04

“就算天塌下来,我们也还是走不了”


如果只是生活的苦,或许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但有些人,真的不能再等。


王静也是武汉滞留人员。


她的公司给出通知,企业2月24日就已经复工,鉴于她情况特殊,最多再等半个月。


半个月后,王静如果不能上班,就要面临被裁。


而一旦被裁,王静说:“就现在情况,车贷房产一个都还不上。”


图片来源:冰点周刊

还有一个高三复读生,重庆人。


春节前去湖北看望亲戚。


不巧,刚赶上肺炎爆发,一去就竟回不来了。


这些天,为能回到老家备战高考,他穷尽所有办法出城。


但还是没用。


因为想获得通行证,首先要当地的接收证明。


而小伙无奈道:“我老家居委会说了,只要是湖北的,不管什么情况,一律不准开接收证明。“



刘洋也是一个学生。在英国读博。


学校通知她,如果3月1号还不能及时回校,英国移民局将注销签证。


可这种情况,她怎么可能出得去呢?


极大概率,她要失学了。


图片来源:冰点周刊


冰点周刊报道了一个更悲伤的事。


大年初三,一个中年女人从苏州开车到云南,看望病重的妈妈。


但途径武汉时,却因为下错高速,被滞留于武汉。


2月16日,正月二十三,其母亲病逝。


中年女人说:“我肠子都悔青了,就因为下错了高速,妈妈在临终前都没能见自己最后一面。”


留在武汉,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还有刘艳芳,还有留学生刘洋,还有那个复读高三的莘莘学子。


此刻的他们,是否也在想:如果及时出城,如果当时没有来武汉,如果自己能早点听到风声······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变的这么糟?


但“如果”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等。


只有任由遗憾发生。


05


坦白说,近些时间,我写了很多关于疫情的文字。


没有歌颂。


也没有夸赞。


基本都是去呈现个体的悲欢,去写底层那些不被看见的牺牲与苦难。


再坦诚一点,我一直挺负能量的。


而之所以这样,借作家方方的话来说,我记录下这些细碎,是要告诉那些有罪的人们: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灾难,我们所有的普通人,都在为这场人祸付出代价。


至于谁有罪,我就姑且不说了。


大家心里有数。

历史也会给出真相。


目前我们要做的,无非这两件事。


善待那些“流浪汉”。

善待这场灾难的所有受害者。


然后,不要高唱赞歌,不要忘记曾遭受的苦难。


毕竟,悲剧并未终止,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真相也还没有来。


那些漂泊的同胞,都还没有回家。


关注徐老游

跟着老徐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