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岸的魅力之城——咸宁

2019-10-11     大罗言酒

“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中。《周易》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合,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尚书·大禹谟》中也说:“野无遗贤,万帮咸宁。”意即普天之下全都安宁。

虽然咸宁市行政建置比较晚,但境内各县(市、区)却历史悠久,咸宁区域周时为楚地,汉属荆州江夏郡,东汉末属东吴,清代,辖区均属武昌府,直至1998年,才设立地级咸宁市。

咸宁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以铜鼓为代表的商周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向阳湖文化名人村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影响;该地区的民间艺术也十分独特,有呜嘟、高筒提琴这样全国独有的民间乐器,还有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提琴戏等等。

咸宁有两处大名鼎鼎的风景名胜,即赤壁陆水湖和通山九宫山,还有闻名遐迩的地热水资源温泉,秀丽迷人的星星竹海,以及鬼斧神工的溶洞。咸宁还是闻名全国的桂花之乡,温泉之城。

咸宁有许多不容错过的美食,以下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因为篇幅有限,就点到即止。

宝塔肉

将五花肉块和瘦肉块,放入锅中焯水至八成熟,切成二寸长八分宽的梯形,再用麦酱烧成红黄色。将豆腐、苕粉、炒米泡手拌并调味,搓成纺棰状,炸成金黄色。这东西虽然是纺棰状,还是叫圆子,叫豆腐圆子。再一层肉一层圆子码在一只大海碗里,码成宝塔状,放进蒸笼大火蒸熟,一道肉的鲜香和圆子的清香相遇相融之宝塔肉大功告成。

嘉鱼鱼圆

嘉鱼鱼圆因色泽洁白,口感细腻,鲜香滑嫩,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起源于牌洲湾,万里长江向东流,而到了嘉鱼县牌洲湾却转折西流,故这里的鱼格外鲜活,鱼圆也就与众不同。鱼圆制作十分考究。

鱼要先去皮剔刺,然后选择白色的嫩肉;猪肉要选择上好的肥肉;鸡蛋只用蛋清;葱只选白色的部分;采用蒸两道的方式。直接使用时蘸点陈醋风味更佳,是吃火锅的上选。煮面条、做汤可以把鱼圆切成小片,也十分的鲜美。

桂花糕

咸宁桂花糕创制于明朝末期,糕质细软滋润、色泽洁白,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老少皆宜。咸宁桂花糕的特点是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

另外,它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在明朝末年,咸宁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他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密侵渍,并与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

桂花糕一经售出,便引来人们争先购买。后来,由当地将此糕的制作传承下来,并且不断提高质量,使桂花糕成了远近闻名的咸宁美食。

冲糯米粉

冲糯米粉以糯米为主要材料,在当地的各里巷间,有很多挑担卖冲糯米粉者,现冲现卖。除糯米粉外,还有豌豆粉、藕粉之类,谁喜欢哪种便可冲哪种。冲粉子不仅方便可口,营养价值也较高,人们常以此为"过中"食品。

贺胜鸡汤

贺胜桥本地饲养的土鸡肌肉丰满,皮薄肉嫩。将净全鸡放入高压锅中,加精盐、料酒、姜片、清水,置于旺火炖煮,使佐料浸透鸡肉。

约半小时后,将高压锅放气揭盖,再以小火慢煨至汤味匀透,最后放入本地特制的苕粉线,待其滚沸飘香,油汤泛黄。这样制作出来的贺胜鸡汤,色黄、味醇、汤鲜、肉嫩,有补血、利脾、健身之效。

这最早原是一道农家大菜,后来因为107国道两旁涌现出数不清的鸡汤店,南来北往车辆,以在贺胜桥喝一顿鸡汤为美事。刚到饭点的不说,未到饭点,宁可不赶路了也要停下车喝贺胜鸡汤。已过饭点了,也要紧赶快跑到贺胜来喝鸡汤。

后来,京珠高速通车,贺胜鸡汤一度受到影响。再后来,贺胜鸡汤又慢慢热起来,原来是一些“汤迷”特意绕道下高速来喝鸡汤。

汽水肉

菜名里所说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饮料,而是蒸锅中的水受热蒸馏而产生的汽水。汽水肉最适宜现蒸现吃,以此种方式做成的汽水肉,滋味清爽鲜美,营养丰富,口感嫩滑,利于消化,特别适合作为病中肠胃虚弱人的营养餐。

做法:

原料:肥瘦相夹的猪肉250克,盐3克,葱花2.5克,姜末1.5克,胡椒0.5克。

1. 将肉洗净去皮骨和筋络,剁成肉茸入钵内,掺入细盐搅拌上劲,再掺入少量葱花、姜末和胡椒,加入适量的冷汤汁或水,搅拌均匀后装入碗内。

2. 连碗上笼,蒸15分钟即成。

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麻花、赤壁肉糕、嘉鱼麻糖、南山猪脚、泥鳅炖豆腐渣、合菜面、通山包砣、金沙泡菜等,众多风格口味各异的咸宁美食,今天就到这里吧,不能再说了,已让人口水直流了……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Wxlum0BMH2_cNUg7o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