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

2019-12-13   有福妈妈

“感觉小腹和腰被大锤狠狠地碾碎。”

“每疼一次,浑身就和洗澡一样湿透一次。”

“当时就想拿把刀把自己剖了取出来,后来听护士说我把床的护栏都给拽下来,但我已经疼得断片了。”


相信很多人跟小编一样,一想起生娃的过程,就像一场巨大的心理阴影。不过,前段时间去看望刚生完孩子的小娟,让我对生娃有了全新的认知。

她在产房里自拍发朋友圈,虽然还有点虚弱,但是看到我,她还是高兴地摆了摆手,让我过去跟她合影,我看到她打了一行字:

“原来,生孩子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她跟我说,这次从宫口开到 1cm 到分娩结束,不但几乎没怎么感受到痛,甚至还踏踏实实睡了一觉!

我特别邀请小娟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种“神奇”的体验,以下是小娟自述:

进到产房准备打无痛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因为是在背后扎针,总有一种“不知道你们在我背后搞什么鬼”的不安全感。

好在麻醉医生和助产师全程一直非常温柔地安慰我,告诉我要先做一个局部的小麻醉;等没有感觉了,就让我双手抱膝、像个大虾一样尽量把背部弓出来打无痛。好的,那就打吧……

说起来真是神奇的体验,针打下去,几分钟之后,要命的宫缩疼痛就消!失!了!“一秒到天堂”,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本来每次宫缩都痛的要命,现在我只有摸到肚子发硬才知道宫缩还在继续。这种感觉简直要用奇妙来形容!

由于是半夜来医院没睡好,为了补充体力,我竟然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3个小时后。

接下去整个产程,从现在到宫口开全,一直到娩出宝宝,我都没怎么感觉到疼痛。这个娃的无比轻松,一点也没有当初害怕的那种样子。



之前由央视新闻报道:900 余家医院将开展无痛分娩试点。到 2020 年,试点医院无痛分娩率达到 40% 以上。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怒赞:




“无痛分娩”又称为“分娩镇痛”,在发达国家无痛分娩的比例高达 80% 以上,在我国,这个比例却只有 10% 左右。

此项技术国外已经推行的非常完善,在我国虽然技术条件完全没问题,但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助产士、导乐师等人员的配备及流程的规范化,还有待完善。

除了客观条件限制,偏见和疑虑也是无痛推广的最大阻力。

1、无痛分娩的麻药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发育?
科学研究证明无痛分娩并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无痛分娩的麻药剂量仅有剖腹产的1/5~1/10,并且所用药物并不进入静脉循环,不会对婴儿产生影响。

同样地,无痛分娩也不会影响母乳喂养。

2、打无痛针会让产妇的腰疼?
这也是无痛分娩经常“背锅”的一个罪名。

事实的真相是,止痛用的穿刺导管刺入人体的椎管内,所造成的创伤几天后就能康复。

而孕妈妈生产后的腰酸主要是因为孕晚期腰部负担过重和产后抱娃劳累导致。

如果产后长期腰痛,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发现原因尽快治疗。


3、打无痛针可以完全无痛?
无痛针更准确的来说是镇痛,缓解宫缩带来的巨大疼痛。

并不是打了无痛针,就一点痛感都没有了。

加上每个人对麻药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打无痛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4、打了无痛针还可以剖腹产吗?

打了无痛针,依然不影响剖腹产。

如果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羊水浑浊、产前意外出血等情况,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剖腹。


生孩子这件事上,每个女人应该要有更多的选择权。

正如李银河老师说:

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

生产之痛,并非所有人都能靠一句“忍忍就过去了”。

每个妈妈有权利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育孩子。

这是一种自由,更值得被尊重和体谅。


如果你已经准备在生产的时候,选择无痛分娩,那一定要记住3个提前:
1、提前确认自己是否适合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的适用人群很广,就算是二胎妈妈,只要适合顺产且无特殊病症的话也能打。

准妈妈一定要做的事是提前向医生咨询,提供自己的既往病史记录,让医生来判断,自己是否具备顺产条件,可以准备无痛分娩。


2、做好心理准备,提前跟家人充分沟通

理性看待分娩方式,无痛分娩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头痛、低血压、尿潴留等情况,但一般情况下短期内可以恢复。

无痛分娩相比于剖腹产,来得更安全,产后恢复得更快。

拔掉麻醉导管后,几个小时后就能正常下床走动,跟一般顺产没有区别。

务必做好自己的心理准备工作,然后说服家人。

提前跟家人商量好生产当日的安排,如果有意外发生,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3、提前告知值班医生和护士

确认要打无痛的话,提前告知医生和护士自己想要打无痛的意愿,让医护人员有时间做足够的准备。

推广无痛分娩,是我们能送给母亲的最大支持和最好礼物。

十月怀胎对一个女人来说已属不易,愿每个即将成为妈妈的女人,都能有选择生育方式的权利和自由。

无痛分娩也应该给女性看到一种希望、得到一些安慰。

如果能早一点推广,如果大家能更正确的看待,两年前那个忍受不了产痛跳楼的产妇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上演?更轻松愉悦的心态和更好的身体状况,是不是能减轻很多妈妈的产后抑郁?

无痛分娩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要让盲目的标准,绑架了妈妈本来可以有的选择。

生育本身就足够伟大,痛,不是成为母亲的“入场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