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种教育态度的父母,很难教出优秀的孩子,你中招没

2020-09-04   淘妈育婴

原标题:有这几种教育态度的父母,很难教出优秀的孩子,你中招没

文|淘妈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家长的教育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如果家长的教育态度是正确的,会助力孩子的优秀成长;相反,如果家长的教育态度是错误的,除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伤害。有这几种教育态度的父母,很难教出优秀的孩子,看看你中招没。

1. 父母在上,孩子在下

很多父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教育就是“父母说,孩子照着做”。在很多事情上,孩子没有选择权、决定权,只是父母意愿的一个执行“工具”。在父母看来,这是一种很高效的教育方式,能省去很多麻烦。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是压抑的,对父母是口服心不服。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很可能就手足无措,或者是“报复性”地和父母对着干。要知道,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应该是亲子双方互动、交流的。

2. 对孩子限制太多

“骑那个车太危险了,还是不要骑了。”

“那沙子多脏啊,快别玩了。”

……

相信很多家长都和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对孩子约束太多,限制太多。孩子本来兴冲冲地想去做一件事,还没开始就遭到家长的反对。其实我们知道,家长这样做也是出于孩子的安全、卫生、健康考虑,但是这样的做法真不可取。如果是威胁到生命、触及底线,或者是损害他人的行为,家长是应该及时制止。但如果只是稀疏平常的小事,家长大可放心地让孩子去做。脏了就洗,错了就改,摔倒了再站起来,只有孩子的能力被激发,他们才会获得进步和成长。

3. 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这么小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

“错了就是错了,别找借口。”

……

很多大人在不自觉中就会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当孩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会很生气、很失望,甚至会打压孩子。当你生气的时候,不妨想一下,如果让你在孩子这年龄做这件事,你真的就能做的比孩子好?孩子犯错不一定就是故意的,很可能就是因为孩子经验不足、能力达不到。家长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然后找到原因,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家长不要期望孩子能一步登天,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让孩子慢慢去成长。

4. 贴标签

孩子不和人打招呼就是没礼貌;不懂得分享就是自私;经常哭就是没出息……很多父母在遇到一件事,孩子没有如己所愿做到的话,就会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还会时不时拿出来讲。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生活。他不打招呼只是因为不认为对方;他不分享,只是因为这个东西是它的最爱;他经常哭,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这样做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而不是随意定义孩子。要知道,你常常这样说孩子的话,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慢慢就真得变成那种人了。所以家长要多尊重孩子,多倾听孩子,帮助他克服困难,变得越来越好。

淘妈说:教育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向,一旦态度错误,偏离方向,孩子就会朝着我们期望的反方向发展。如果你也有以上这几种态度的话,现在该还来得及,别等真的伤害了孩子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