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86岁老人的最后一个愿望‖老家许昌
文·图‖燕广聚
三十多年前,我刚出校门到许昌谋生,那时的我没车没房没钱,也没有像样的工作,除了雄心壮志,我什么都没有。说起谈恋爱的话题全靠描绘,在女朋友面前我口若悬河,慷慨激昂——只要我们努力干,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可是,有个资深朋友忠告我,恋爱中的女人智力几乎为零,但岳母可是清醒的。大凡指山卖磨,空手套白狼的男人一见岳母,就会原形毕露,凶多吉少。你可千万别着急去见岳母啊!
记得1990年,按中国的传统,八月十五得走一趟新亲戚。可是,我内心发怵,遵守朋友教诲,一拖再拖,直拖到八月十三,我才鼓起勇气,克服恐惧,硬着头皮,第一次踏进了岳母的家门。
初见岳母,感觉她是一位很慈善的老人,也很通情达理。事后我才得知,岳母对我非常不满意,嫌我个子低,脸太黑,相貌老,家里穷,两家的距离又远。但岳母还是尊重她女儿的选择,不反对我们的婚姻,这让我悬着的一颗心放在了肚里。因为,我还是有优点的:上过学,有知识,有文化,有上进心,脾气温和,性格还算全性,不是二杆子,将来闺女不会挨打。就这样,一好遮百丑,我有惊无险地通过了面试。
我是1991年结的婚,按当时的风俗,男方至少得送一千元的彩礼,物价换算相当于现在的“万里挑一”。当时父亲生病欠下了两千元的外债,我结婚的花销也是东借西凑的。岳母非常大度,没有收我一分钱彩礼,也没说一句难听话,竟还给我道歉,说她也没钱打发闺女,让我别介意,并鼓励我们,结了婚,努力干,日子定会一天比一天强!
我结婚后经常去看望岳母,感觉岳母的生活勤劳而且节俭。比如,岳母生日前,她总是打电话给她的三个女儿交代:“可别买蛋糕了,那东西并不好吃,又贵得不得了。恁姊妹仨通通电话,看看谁割肉,可别割重了,吃不完净浪费!”
岳母穿衣服也很节俭。今年春天,二姐给她买了一身新衣服,老太太义正言辞:“我一柜子衣服,到死都穿不完,拿回去退了吧!”老人坚决不要。为此,二姐受了莫大委屈。
不知道恪守的什么原则,岳母从来不去三个闺女家长住。偶尔来我家一趟,吃饭最多时,只能叫炒两个菜。如果炒了一桌子菜,吃不完了倒掉,会惹岳母生气的。在我的记忆中,岳母到我家就住过两天。第一天拆洗了我儿子的棉衣,第二天用清洁球把烧水的茶壶擦得锃亮锃亮——她觉得不干活儿着急、闲得慌。
岳母对她的三个女儿要求很严,时常告诫她们:“谁也不许骂你的男人。你要是先骂他,他也长得有嘴,也会骂你,净给我找骂名。谁要是因为骂人挨打了,打了不亏,也别给我说,说也没用!恁爹俺俩过日子不管多生气,我从来没有骂过他。对待公婆,不能以任何理由,找任何借口不养活他们。谁要是给公公婆婆吵嘴,搅得四邻不安,叫我丢脸,让人捣我脊梁骨,我就不认这个闺女!”
岳母没上过学,没学过传统文化,也不懂得厚德载物,更不知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但她以这种古朴的方法,管教着她的儿女们。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转眼岳母已经86岁高龄。今年端午节前后,岳母因肺心病住进医院,她刚强地认为自己身体没啥大毛病,反对大儿子坐飞机从拉萨回来看她,也不让小儿子开车从外地回来。她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家住农村,恰逢收麦大忙,我爱人必须到单位去麦田防火。我是个自由职业者,于是自告奋勇,担当起了照顾岳母的工作。
在岳母住院的日子里,我精心地照顾着岳母,病友和家属们都夸我是个好女婿。我对岳母心存感激,我告诉大家:
“我结婚的时候,家里非常困难,岳母没要彩礼。当年,我父亲生病时花了不少钱,媳妇没有抱怨我,还经常陪我给父亲看病。后来,我母亲不幸摔倒骨折,一年卧床不起。我媳妇给她捧饭送水,倒屎倒尿,理发洗澡,这都是我岳母教导有方啊!”
“今天我来伺候岳母,我心甘情愿。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婆待我父母好,我自然要待她父母好,人心换人心嘛!我觉得我岳母就像《打金枝》戏里的皇后娘娘,通情达理,疼女爱婿!”我的一番话让整个病房的人都逗笑了,岳母也自豪地笑了。
我深深知道,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让她高兴比吃药都治病。
岳母的肺心病得到控制后就出院了。可没多久,她又因脑梗造成脑部大面积出血,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那时,岳母经常处于昏迷状态,嘴里呜呜啦啦想说话,让人听不明白她要说些什么。终于有次她清醒时,问她女儿:“今儿几了?”
女儿告诉她:“七月十二。”
她用尽力气说:“我兴许活到七月十五?”
岳母人生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她要坚持活到七月十五。我终于明白昏迷中的岳母想说些什么。她是想在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便让她的儿女们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能省一事。
岳母最终顽强地挺到七月十五,泄下了她最后一口气,走完了她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愿勤劳善良的岳母在天堂里安歇!
【后记】
我这辈子遇到岳母,感觉三生有幸。岳母走了,心里颇不宁静,总想写点东西来纪念亡灵,不写如骨鲠在喉,无法释怀。写吧,水平有限,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浩瀚宇宙,人海茫茫,岳母和我们这些子女都是平凡黎民。为此,勉强写下上述文字,聊以慰藉,与朋友共飨。
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平安春秋!
2019年10月
下图拍摄于1992年,图中抱孩子的老人即是作者的岳母。
【作者简介】燕广聚,男,生于1967年,建安区椹涧乡人,1985年毕业于许昌县二高,随后到襄樊学习电子技术两年回许昌工作至今。曾在许昌市同安职业中专和许昌科技学校任教,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现为自由职业者。平时爱好文学写作,作品曾刊发于《许昌日报》等媒体。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