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三岁入宫成为皇帝,在他六岁的时候大清就灭亡了,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并没有举行大张旗鼓的八旗选秀,因此他并没有和他的父辈一样后宫佳丽三千,在紫禁城时期,他的后宫只有一后一妃,那就是婉容和文绣。
1922年12月1日,溥仪大婚,婉容和文绣并不是通过选秀嫁给溥仪的,而是通过递交照片的形式被选进皇宫,虽然是两个女人,不同于以往宫廷的妃嫔无数,然而她们之间的争斗却是从进宫就开始的,“宫斗戏码”也是层出不穷。
溥仪
一入宫门深似海,紫禁城里的后妃争宠
按照旧例,文绣作为淑妃要在溥仪和婉容大婚当天,要带领众宫女和女官在坤宁宫外行跪迎之礼,然而当时溥仪认为两人之间没有尊卑之分,因此免去了淑妃文绣的跪迎之礼,这让婉容很恼火,既然怪不得溥仪,那就只能将暗生的敌意投向了淑妃文绣,因为婉容曾经接受过先进教育,主张一夫一妻制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让婉容对文绣的排斥从进宫开始就已经形成。
婉容和文绣婚后在紫禁城里生活了两年的时间,婉容和文绣都是独守空闺,这也是两人互相猜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刚进宫的她们并不知道溥仪没有生育能力,她们每晚都是独守空闺,她们各自认为皇帝不在她那里的时候,一定是在另一位那里,其实事实是溥仪永远独睡养心殿。
婉容
虽然溥仪不和婉容以及文绣同房,然而相比文绣而言,溥仪更喜欢婉容一些,而且两人也有共同语言,因为婉容长相貌美,出身高贵,又是正宫皇后,而且婉容在入宫前熟练英语,在入宫后,溥仪为她取了一个和英国女王相同的名字伊丽莎白,婉容不仅常常给溥仪写些抒情的英文短信,而且还教会了溥仪吃西餐。
婉容是一位讲英语、吃西餐而且还长相高贵优雅的贵族千金,这一点让文绣相形见绌,因为文绣不仅从出身还是外貌都逊色于婉容,婉容的父亲是内务府大臣荣源,母亲是皇族格格,出身高贵,而文绣虽然出身于蒙古族,是端恭之女,可是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和妹妹一起生活,生活很拮据,况且自身长相不如婉容貌美,在皇宫里自然没有底气,处处遭受婉容的排挤而选择逆来顺受。
溥仪更喜欢婉容,有时候出宫游玩或者探亲,以及其他出风头的事情大多都落到婉容身上,从来没有文绣的份儿,因此每当婉容和文绣两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溥仪总是偏袒婉容,文绣性格温顺,长相不讨喜,因此就算生气也只好往肚子咽,老实厚道的妃子不得不常常对霸道的皇后的欺负表示容忍。
文绣
天津时期,繁华生活下两个女人的战争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政变,溥仪等人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和文绣也随着溥仪离开了紫禁城,在1925年2月溥仪和婉容等人到了天津,住在天津日租界的静园,婉容在天津的生活是轻松愉快的,因为在天津时期,婉容在与文绣的明争暗斗中,婉容成为了胜利者。
在天津的婉容精神焕发,日子过得很奢华,毕竟有花不完的钱财和空前的自由,再者婉容自小在天津租界长大,很快能融入到西派的时尚潮流中,她烫了头发,换上了时装旗袍和高跟皮鞋,看电影,吃西餐,逛百货大楼,成为租界的摩登女郎。
这期间,因为溥仪和婉容同样接受西方教育,有共同语言,他们一起在华尔兹下翩翩起舞,开心极了,溥仪当时也常送给婉容小礼物,比如高档香水、化妆品、丝巾、手表等,而这些都和文绣无缘。
溥仪和婉容
婉容喜欢到各大百货超市去购物,反正当时的溥仪有的是钱,她可以无所顾忌地挥霍,不管是否有用的衣物都会买回来,而文绣看不过,也见到喜欢的东西就统统买回来,因此购物变成了当时两人争宠的手段。
在天津时期,婉容是优越感十足的,毕竟她比文绣洋气的多,而且婉容洋气高贵,相貌美丽,溥仪也承认她的美貌,认为带出去有面子,因此但凡有活动都是带着婉容,溥仪常常带着婉容出双入对,玩遍各个繁华场所,而文绣从小生长在满洲旧贵族家庭里,不习惯灯红酒绿的生活,穿不了细高跟,也不习惯浓妆艳抹,因此和婉容的“宫斗”很快败下了阵来。
在天津的婉容争宠成功了,但是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相反却为她悲惨的下场埋下了种子,虽然文绣宫斗失败,可是文绣并没有悲伤,反而果断退出了这场宫斗,退出了这场一夫两妻制的畸形婚姻。
婉容和溥仪
婉容和文绣的宫斗最后以文绣提出和溥仪离婚告终,从此后的文绣失去了争宠的机会,而婉容成功的挤走了文绣,婉容赢得了后宫的斗争,却输了人生,文绣输了后宫女人的斗争,却赢得了后半生的自由和独立,逃脱了婉容的下场,谁是人生赢家,现在的我们看来,谁赢谁输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