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之下,令建筑业这个本身就处于水深火热的行业,更是雪上加霜。疫情还未完全解决,会有一大批中小建企面临生死考验,而这些中小建筑企业主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包工头!
什么是包工头?
包工头:广义上是指工程承包商,能把一项工程成本控制在工程建设方发包价以内就可以挣到钱,一般属于建筑、装修行业。
包工头有的以企业的形式存在,有的以个人班组及专业实施队伍形式存在,把项目揽过来,招人作业,他自己当头,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当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进城找工作之时,包工头作为一种满足供求双方需求的职业介绍,应运而生。
因此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工程建筑企业数十万家,如过江之鲫,所包含的从业者超5000万。
如果要用示意图来表示,就如下图:
项目承包管理模式示意图
这个行业里上游的央企、国企等巨头垄断了一级市场,而后逐级分包给二级、三级工程承包商直深入到十几人组成的班组级,形成了庞大的金字塔结构。
所谓“包工头”指的就是各级工程承包商,而这些承包商又横向链接了相关的供应商。
也就是说,大小“包工头是这个行业运行的关键节点。而这次的疫情,受影响最严重的也就是以包工头为代表的中小建企(绝大部分是民企)。
行业竞争本就惨烈
中国的建筑行业向来以“基建狂魔”享誉全球,但是这个行业的发展一直很扭曲。2009年至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五百强中非中国企业平均利润率保持在35%左右,而中国建筑企业仅为约3.5%,差距是天壤之别。
其次在行业结构上,建筑巨头更是清一色的国企,而且只有个别是地方国企,其余全部是央企。
在市场份额及利润分配上,体现出来的则是在近120家上市建筑企业中,国企的收入占全行业的84%,利润占82%,几乎一统天下,这就导致所有中小建企在争抢那不到20%的市场及利润,可见中小建企的竞争环境多惨烈。
疫情:让我看淡了很多
对于有人说包工头应该被取缔、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之类的不解之语,我已经想通了看淡了,也不想再多解释了。
在局外人的眼里,好像只有农民工才是弱势群体,只有他们的权益才需要保护。
可是你们谁又想过,是谁把农民带出来组织他们干活赚钱?是谁在业主/总包没拨工程款的时候垫资给农民工发工资?谁才是真正的财富创造组织者?
当然我说这么多,想表达的是,通过这么多年的煎熬,在建筑行业弱势群体的名单上应该有包工头,至少不该对他们恶语相向。
虽然不排除有极个别行事不正的包工头故意拖欠、克扣农民工的工资,但大部分的包工头还是善良的,毕竟很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又怎会不体恤农民的心酸呢?
一方面是工程款不到位,一方面是农民工马上要工资,中间连任何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包工头就只能自己垫着工资。面临工资拖欠,包工头也是里外为难,白白受很多无辜的气。
有时候干工程就像赌博,拿到工程后,就赌工程款能按时到位,特别是承包房地产开发的工程,就希望开发商的房子好卖,让自己能够及时拿到钱。
一旦开发商的房子不好卖,那工程款十有八九会被拖欠。可是这次的疫情,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房地产,项目开不了工,房地产销售几乎全部暂停。
前几年有点老本还可以再撑一下,如今遇到疫情,可能连最后的棺材本得赔进去了。
也许你们普通人在疫情期间吃了睡睡了吃。而我们每天一睁眼就是成本支出(机械设备款、材料供应商、人工工资、银行利息、亲戚朋友的借款等等),平时我们咬咬牙也就能挺过去,可如今这个疫情不知道啥时候能结束,我们真的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疫情:让我弥补了很多
按照往年,这个时候我们早已告别家人,在工地上忙活了。然而这个假期由于疫情的影响,工地不能开工,只能呆在家里,连我的孩子都问,爸爸怎么还在家呢?而我却无言以对,只能“自我隔离”,因为我不想把我的压力传染给家人,平时就已经亏欠了太多,如今就当弥补吧...
疫情:更让我们懂得了很多
在此,我想劝劝某些人,曾经的你,也许经常抱怨工地多么的累,多么的苦。然而在这个复工季,如果你接到你们包工头老板的开工通知,那么你应该感到庆幸;同时,你也该懂得感恩,因为你的公司/老板还活着,而很多人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