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将至臭氧污染风险加剧,成都如何防治?

2020-06-06     成都科技

原标题:盛夏将至臭氧污染风险加剧,成都如何防治?

今年1-5月,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减少11天,臭氧污染成为大气治理成效反弹的最主要原因。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夏季气象条件将是近60年来最差的一年,成都如何走出气象条件困境?

6月5日,第49个世界环境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罗强带队,召开推进科技治气现场办公暨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第二次会议,实地查看科技治气“上新”项目进展,研究部署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

01

科技治气硬核科技上新!

在四川禾正制药公司院内,一辆“方头方脑”的专用新能源吸霾车正在运行。该车在行驶中可清除近地面大气中的PM2.5及以上颗粒物,每小时可净化空气2万m³。

几百米外,是今年初在此投用的首套新型催化法燃气锅炉烟气低温脱硝装置。该装备具有不影响锅炉热效率、稳定达标、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有没有在密闭空间、户外进行实验,效果如何?”罗强一行详细询问项目推进情况,并指出,要进一步控制成本,邀请第三方机构评估应用成效。

在武侯区锦里三顾园中餐店的楼顶,新一代餐饮油烟净化装置样机带来新的解决方案。据研发这一装置的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介绍,该装置使经处理后的油烟达到目前全国油烟控制最严标准,还解决了现有装置油烟吸净率低等技术难点。

目前,该装置已在成华区双林路小龙坎火锅店、武侯区锦里三顾园中餐店各安装了1台样机并已完成调试,权威机构检测合格。

02

近60年来夏季气象条件最差一年

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0天,同比减少11天,污染天数42天,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浓度均同比下降,但臭氧浓度出现上升, 增加的污染天中有9天是由臭氧污染造成的

4月下旬起,受长时段高温、强辐射天气影响,四川盆地出现4次区域臭氧污染过程。其中,成都平原污染明显,成德眉资四市不同程度出现18—20天的臭氧污染,导致5月在全国168个城市中排名靠后,其中成都排名104名,同比下滑29名。

根据预测,目前厄尔尼诺状态持续时间已超过15个月,受其影响, 今年夏季气象条件将是近60年来最差的一年。据市气象局、市环科院预测,预计6月有4次气温偏高时段,预计有3次臭氧污染过程。7—8月阶段性高温突出,其中 7月下旬到8月上旬存在臭氧中度污染风险

03

更精细管控、更积极减排

今年是“打赢三年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天不帮忙,人更要努力。”罗强说,大气污染防治必须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否则就会出现反复。只有通过更加精细的管控、更加积极的减排,一天一天、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出优良天。

01

要突出抓好臭氧污染防治

要严格落实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力争不出现臭氧重度污染天。要加强臭氧前体物管控,严控VOCs和NOx等总量。要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要时段、重要区域臭氧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和帮扶巡查,对恶意排污企业严肃查处并予以曝光。

02

要严格抓好颗粒物污染防治

要强化工地、道路扬尘管控,要加强对流动摊贩的引导和规范管理,强化对露天烧烤及餐饮行业油烟治理,让城市的“烟火气”更加干净绿色。要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加大联防联控力度。

03

要持续抓好科技治气

要继续加大新能源吸霾车等科技治气成果在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深化臭氧污染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及时优化调整管控措施。

04

要大力抓好新能源推广应用

要加快推进氢能、浅层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继续扩大新能源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运输车等示范应用范围。要加快充电、加氢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油氢合建站、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等综合能源站建设。

05

要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呼吁企业、市民共享绿色生活,共同维护好环境。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合力。

会上,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成都市2020年夏季臭氧污染防控监督帮扶巡查典型问题》短片,新都区、成都高新区、青羊区分别就2020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原因及整改措施进行汇报。

市领导田蓉、左正、王平江、曹俊杰,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会议。

责编:黄旖宁

值班编辑:向婷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lDMiHIBiuFnsJQVrr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