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最火的电影种类就是主旋律电影,
“国庆档”中三部主旋律电影的票房都很高,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15亿,仅仅用了5天而已。
但在相当一部分观众的眼中,大陆的主旋律电影一直是被不好地刻板化的,被认为是“低智”,“卖情怀“,”教科书“。
观众是时候要重新认识主旋律电影,认识大陆的主旋律电影了。
要认识主旋律电影,要先了解电影的“倾向性”!
《百年孤独》是书,《三国演义》是书,《斗破苍穹》,《我的霸道总裁》也是书!
书的种类有很多,电影也一样。
因为没有一种电影是可以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的,所以会存在非常多种类的电影。
而根据电影的“倾向性”来分类电影,这样我们更容易理解主旋律电影。
这里的“倾向性”,指的电影倾向于发挥什么的功能,它的定位趋向是什么!
以下就是大部分电影中,比较常规的倾向性:
/1/
倾向于娱乐性
倾向于娱乐性的电影,主要是发挥着娱乐的功能,目的就是让观众消遣。
它们主要在意的是大部分观众的观影体验,让大部分观众觉得“爽”。
这些年比较火热的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电影,它们就是比较倾向于娱乐的电影。
它们的剧情会设置成非常简单,大部分的人都能看懂,但剧情不是它们所注重的,它们更倾向于娱乐性。
在电影里设置大量的笑话,让观众乐;然后花大量的成本去制作特效,让观众看得刺激。
娱乐电影大部分都不会太有“营养”,因为它们主要将时间放在电影的观影体验上。
/2/
倾向于艺术性
倾向于艺术性的电影,它们的方向几乎是与娱乐电影完全相反的,
它们的重点不是注重大部分观众的观影体验,而是用好声音和画面,去更好地描述这个世界。
它们更注重的是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罗生门》
如果用书来作比喻,
倾向于娱乐的电影,它们就像《斗破苍穹》这种网络小说,
而趋向于艺术的电影,它们更像《红楼梦》,《百年孤独》这些文学作品!
王家卫的电影,大部分就是趋向于艺术性。
他的电影绝大部分都是对观众不友好的,但他电影对人的情绪,感觉等的细腻描述,是娱乐电影永远都无法表达出来的。
黑泽明的电影,也是比较趋向于艺术性。
他的电影也是对大众观众不友好,大众观众看他的电影可能会感到无聊,
但他的电影里画面的构图非常美,电影剪辑无比流畅,电影题材也很独特。
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也是比较趋向于艺术性,
因为他的电影也是对观众不友好,
但他的电影,无论是选材,还是讲故事的方法,都是很前卫,能引发观众思考的。
《2001太空漫游》
总的来说,倾向于艺术性的电影,一般都对观众不太友好,
这不是那些导演故意的,
而是因为迁就大部分观众,那么拍电影的时候就有很多限制,很难更好,更深入地表达。
相比倾向于娱乐性的电影,倾向于艺术性的电影,是比较“难”看,但更有“营养”!
/3/
倾向于文化
还有一种电影,重点在于传播文化,价值观,歌颂真实人物等。
这种电影,就是倾向于文化的电影。
2016年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就属于倾向于文化的电影,因为这部的电影的重点在于唢呐这种乐器,而且还有展现传统的师徒关系。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就既有艺术性的倾向,但也有文化的倾向,因为它同时也在深入展现京剧这种国粹。
《霸王别姬》
总的来说,
倾向于娱乐性的电影,重点在于观影体验;
倾向于艺术性的电影,重点在于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而倾向于文化的电影,重点就在于“传播”!
主旋律电影无疑是倾向于文化的电影
“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
而主旋律的电影,是更加独特的文化倾向电影,它们主要是倾向于传播国家鼓励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传播正面的东西。
比较倾向于艺术性的电影,
往往更倾向于质疑,批判,甚至还过多地揭露社会上比较阴暗的一面。
《百万美元宝贝》
所以看这些电影,有时候会让观众充满怀疑,觉得丧,觉得绝望;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艺术性电影也往往侧重于找原因。
比如目前许多电影都在强调“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强调“社会贫富差距对人的影响”。
但这些电影,都只是强调原因,强调“他之所以是这样,因此这样!”,主要是给观众展现世界观。
因此很多观众看一些艺术性的电影,只会觉得世界很恶,人性很丑陋。
《罗生门》
而主旋律电影的作用,则侧重于传播一些正面的,阳光的东西,并往往会告诉观众怎么做,或者提供参考!
今年建国70周年,熬了很久,奋斗了许多年,我们才奋斗出一个强大的中国,人民如何能感受我们多年奋斗的成果?
一部《我和我的祖国》就可以让观众感受这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为国家,为群体贡献过的英雄不应该被遗忘,
《攀登者》这部主旋律,就为观众记录和歌颂了当年为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完整,连自己性命都不顾,不畏艰辛爬上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
世界的事情,总是有好有坏的,
现实中,我们国家总会有“害群之马”,有损坏人民利益的“大老虎",
但也会有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也有“我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的朱总理。
主旋律电影的作用就是传播这些正面的文化,价值观,甚至榜样,与艺术片同样重要,
因此,主旋律电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电影类型,必须要好好发展的。
为什么在大陆观众眼中,主旋律电影一直被不好地刻板化的,被认为“低智”,“卖情怀“,“教科书”?
主要应该是因为之前大陆的主旋律电影不是很成熟,存在许多”致命缺陷“
之前的主旋律电影,大部分都缺乏创新。
无论选取的题材,选取的角度,还是表达的方式,都缺乏创新。
它们都只是简单地还原历史,给人一种稍微有剧情的记录片的感觉。
前几年的主旋律电影《钱学森》,电影的问题整体不大,但缺乏创新,浪费了“钱老”这么好的题材,因此票房惨淡。
除了缺乏创新,
质量也不高,剧情不严谨,没有深入思考题材,也是之前主旋律电影被吐槽的原因。
它们往往用比较粗糙,完全经不起推敲的方式来刻画英雄们的事迹。
比如抗日电影,
在真实历史,是的确存在10几个中国军队,打败大批日军的真实事迹的;
但大部分抗日电影对这些事迹的刻画过程,往往是漏洞百出的。
比如闭着眼睛来开狙击枪,步枪都可以像机关枪那样连续发射子弹.........
如此多的漏洞,观众觉得“低智”是很正常的。
大陆的主旋律电影正在进步,不应该再被不好地刻板化了
这几年来,大陆的主旋律电影,无论是题材,还是表达的方式,都在创新,进步,并且深受观众喜欢。
根据真实缉毒题材改编,2016年拍了《湄公河行动》;
2017年,以动作为题材的电影《战狼2》在内地获得了56亿人民币票房,是目前华语电影的票房冠军;
2018年春节档,以军事为题材,拍了《红海行动》;
今年的国庆档,
用几个故事拼成一部电影的形式,拍了《我和我的祖国》;
根据真实的“川航事件”改编,拍了《中国机长》;
根据中国攀登队攀登珠峰的真实事迹,拍了《攀登者》。
而今年的春季档,还会有以中国女排为原型的同名电影《中国女排》,以及以中国海上救援为题材的《紧急救援》。
从这几年出品的主旋律的电影来看,大陆的主旋律电影,目前的趋势是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创新,甚至越来越“现代化”。
每个国家都会有主旋律电影,不只是中国,
主旋律电影是更趋向于传播正面的,主流的文化,价值观,
也是很重要的电影类别。
而目前大陆的主旋律电影正在进步,也在发展,别再刻板化大陆主旋律电影,认为它们“低智”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洞察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