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行的超级英雄电影,主要是以漫威和DC的漫改电影为主,
对于漫威比较成功的新电影,媒体一般会吹“又一部漫威最佳”;
而对于DC比较成功的新电影,媒体则会吹“DC又一部翻身之作”;
但最近DC新出品的超级英雄电影《哈莉·奎因:猛禽小队》,就没有成为“DC又一部翻身之作”了!
尽管《猛禽小队》在比较能反映电影“爽”感的烂番茄评分中,获得了78%的分数,高于大部分DC宇宙电影,前年《海王》的评分也仅为66%而已,
按以往规律,烂番茄评分高的超级英雄电影,票房的表现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外,上年《小丑》在全球获得了10.7亿美元的高票房,在奥斯卡上还斩获了最佳男主奖,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还斩获了金狮奖最佳影片,名利双收,
尽管它不是DC宇宙中的电影,但也为DC打响了热度,《猛禽小队》作为DC的电影,《小丑》当然也给《猛禽小队》带来流量了。
但在这两个有利条件下,《猛禽小队》却在票房方面表现平淡,上映两周,目前票房仅为1.53亿美元,幸亏它的制作成本比较低,按目前的形势还有机会回本。
它的表现失利,不排除是它自身题材的原因,没有太酷炫的特效,也不能像《小丑》那样反映社会上比较尖锐的问题,亮点不足导致票房低,
《小丑》
但它的表现失利,更可能是因为超级英雄电影目前存在着危机,观众对这些电影的整体期望已不及以前了。
一,崛起
在探讨超级英雄电影的危机之前,我们谈谈这种类型的电影,是什么时候开始崛起的?
在这十几年间,超级英雄电影可以说是最能赚钱的电影片种,不计算通货膨胀,单纯记录票房数据,
目前全球票房榜前十的电影,有四部是超级英雄电影,要不是上年《狮子王》把《黑豹》挤下去了,这个榜单曾经超级英雄电影占了一半,
还有在“10亿美元票房俱乐部”(票房超10亿美元的电影)中,近十年来的新“成员”,超级英雄电影也占了一定的份额。
但超级英雄电影的真正崛起,应该是从2012年开始,因为那一年《复仇者联盟》上映了!
不管观众是否喜欢漫威的电影,但无可否认,《复仇者联盟》对超级英雄电影的意义很大。
在《复联》之前,虽然也有很多超级英雄电影,但超级英雄电影还没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类型的电影,
对于《X战警》,《蜘蛛侠》,《蝙蝠侠》等电影,当时观众更多是觉得它们是系列电影,而不是超级英雄电影;
在《复联》之后,电影宇宙的概念就开始流行,超级英雄电影的数量也在猛增,也开始被普遍归为一类。
更关键的是,在《复联》之前,漫威宇宙的电影基本上是处于勉强回本的状态,仅《钢铁侠》系列表现比较好,
从《复联》开始,漫威宇宙的电影就开始了稳赚模式,开始“轰炸”电影票房榜。
目前进入全球票房前十的超级英雄电影,就是漫威宇宙四部《复联》,《复联4》在上年还成为了票房第一。
除了漫威宇宙,其他超级英雄电影,也在《复联》开启的热潮下,票房表现不错。
比如DC宇宙的电影,
尽管DC宇宙电影的大众口碑不是很好,
但DC宇宙的电影除了“不伦不类”的《正义联盟》外,基本上都没有亏钱的,《海王》仅仅是DC宇宙第6部电影,而且只是一部单人起源电影,都能破10亿美元大关,多多少少也受到了这股热潮的影响。
还有《死侍》,《毒液》等电影表现也不错。
从客观环境来说,为什么超级英雄电影能崛起?
可能主要是因为3D电影的崛起。
自2009年,影史上第一部比较成熟的3D电影——《阿凡达》,取得了世界票房冠军,在全球掀起了3D热潮后,3D电影就开始崛起了。
因为它的巨大影响力,后来的几年,3D电影一直在普及,很多电影院都陆陆续续换上了3D屏幕,
在2010年到2015年间,3D电影都是新鲜事物,而且观影体验很独特,观众更愿意出电影院看3D,而不是在家里看盗版。
超级英雄电影主要是特效大片,因为有3D技术,更能吸引观众去电影院,跟随着3D电影浪潮,超级英雄电影也因此开始崛起。
二,危机
“《复联4》之后, 你还会看漫威吗?”
超级英雄电影辉煌了差不多有10年,但这个种类的电影也有可能出现转折,存在着危机。
超级英雄电影的流行似乎已经到了顶峰,有可能存在着下滑的危机
超级英雄电影的崛起,得益于3D电影技术的崛起,因为这种技术增加了特效大片的魅力。
但现在3D电影早已经普及了,不再是新鲜事物,这几年3D特效电影又非常多,光是超级英雄电影,就已经足够让观众觉得3D片“泛滥”了!
人饿着肚子的时候,就算是只吃米饭,也会觉得好吃;但如果人吃太饱了,就算是看到满汉全席,也不会有食欲,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同样的道理,在这种效应下,以特效为卖点的超级英雄电影也会慢慢让观众觉得腻,不像以前那样“爽”!
去年《复联4》,以及《蜘蛛侠2》,《惊奇队长》能“真香”,票房均过10亿美元,那是因为有漫威宇宙的十年情怀加成。
另外,超级英雄电影的设定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观众也会越看越腻的!
《X战警》系列越来越不受欢迎,就是一个案例。
比如《X战警:黑凤凰》制作成本高达2亿美元,特效不算差,但它的最终票房仅为2.5亿美元,让公司亏惨了。
背后的原因,就是特效已经不是观众觉得“值票价”的原因,以及《X战警》的版权有限,来来去去都讲变种人和人类的矛盾,观众看腻了。
另外,漫威和DC这两个超级英雄电影阵型,目前也处于改革期。
去年迪士尼把福克斯公司收购后,X战警的版权也回归到漫威,除了蜘蛛侠外,漫威公司几乎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所有IP了,
因此,目前超级英雄电影的阵型,主要就剩下DC和漫威两家了,超级英雄电影整体好不好?就看它们两家了。
但这两家电影公司都处于改革期。
对于DC来说,它处于测试阶段。
从《正义联盟》失败开始,DC宇宙就停止了它的宇宙扩展进程。从《海王》,《沙赞》,到今年的《猛禽小队》,它一直都处于“无宇宙”阶段。
在上年它还拍了宇宙之外的《小丑》,目前不知道是否会在未来归入宇宙内的新版《蝙蝠侠》,也在拍摄中。
所以DC宇宙目前给观众的印象,就有点混乱,因为“没宇宙”,风格又多变。
对于漫威来说,它处于一个重新规划的阶段。
《复联4》之后,那些早期的核心角色都已经退场了,特别是钢铁侠,美队退场了,对粉丝来说,《复联4》简直就是一部漫威宇宙的“大结局”,
就算未来有《复联5》,粉丝更可能趋向于把它当成是新电影,而不是续集!因为它没有了许多核心人物,以及与以前的情节关联不够紧凑。
另外,漫威宇宙的故事也越讲越大,对各部电影整合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了。
在这些情况下,目前漫威宇宙电影开始处于“无主线”,甚至也和像DC宇宙一样,处于“无宇宙”的状态!
在未来几年,漫威出品的电影,也更多是类似于外传或者前传的电影,不像以前,所有电影都有一定的同步性。
这种情况下,对观众的吸引力当然大打折扣了。
观众对特效片腻了,超级英雄电影又容易“千篇一律”,两大阵型又都处于“无主线”状态,超级英雄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肯定会不断减弱,
这应该就是超级英雄电影目前面临的危机。
目前超级英雄电影处于转折期,至于它们是否真在下滑,就要看它们这几年的表现了。
未来超级英雄电影能否继续辉煌,就要看漫威和DC能否找到新的出路,让观众有更多的“新鲜感”了。
洞察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