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娜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已婚女人的来信。
‘ 问 ’
娜姐,你好。
一直想找个人诉说心里话,无意中看到你的邮箱,那一刻像发现新大陆。感谢你一直以来给我们带来的文章。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人生,或许心中早有答案,但还是想和你再聊聊。
与他是相亲相识的,他是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也就是世俗标准的好人。我当时职场失意,再加上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就这样草草离开自己曾经梦幻的另一半。
婚前,对他没有深入了解,婚后的我现在也十分后悔。当然,当时与他结婚时,我也从来没有指望他会给我多少爱。我以为婚姻,有柴米油盐就足够了,可以不用多少爱,或许,我也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能改变他。
如今看来,这都是我的一厢情愿。
婚后,家里的一切开支都是由他爸妈负责,就连儿子出生的费用都是父母包的。现在儿子4岁了,他在儿子身上花的钱估计不超过500元。
在这个家庭,他像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他父母对他从来没有要求,他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做。甚至工作,他的每一份工作只做三个月左右就辞职,然后休息一年,钱花完再工作。
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他一天班都没有上过。现在他父母开始急了,叫他上班,但他无动于衷。
我与他没有什么感情,他对儿子,对我,对家里的事也不闻不问。现在想一想我当初竟然就这样嫁给他,我觉得自己就是个疯子。
再说他父母,婆婆人很好的,对我也非常好,像亲生女儿一样。但,伴随孩子的长大,我和婆婆常因教育问题产生分歧,现在她与我也像是陌生人。
我每天下班回来,面对着这样一家子,真的好累,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镜子面前哭。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为什么活成这样,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
多少次我真的想头也不回就这样离家出走,但一想到儿子,这么小的他已经缺少父爱,难道还要缺少母爱吗。但,我的痛,我的苦,该与谁说去。
娜姐,我真的很想结束这段婚姻,因为人生还很长,不能这样过一辈子,但一想到孩子,我又特别迷茫,特别下不了狠心。
娜姐,我到底错在哪里?这条路到底要怎么走下去?期待指点。
‘ 答 ’
谢谢信赖。
读你的来信,脑海中不时闪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那年,有个年轻的姑娘独自漂泊异乡,偏偏又遭遇寒流。冻得瑟瑟发抖的她,囊中羞涩地来到商场,在打折区买了一件廉价的大衣裹在身上。当时,她的确感到了暖和。
但后来,她就不愿穿这件大衣了,而且每次看见它廉价材质和粗糙做工,就很嫌弃。她觉得这衣裳配不上她,也忘了那场寒流中自己怎么会带它回家。
其实,大衣始终都是大衣:低廉,劣质,也算暖和。变化的,是姑娘的处境,还有她看待大衣的心。
婚姻和大衣不同的是,大衣只是一件无法言语的物件,你抛弃它,冷落它,随意处置它,它不会反抗你,也不会伤害你。
但,一开始就有病的婚姻,会在漫长岁月里,长成一张不断发叉不断蔓延的关系网,最终牢牢缠住织网的那个人。
此刻的你,就被缠在网中央。
我是一个因果论者。
我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相信“怀着歹意待人,必然伤及自身”。
这种相信的最大好处,就是遇到一切问题时,都能返回自身,审视发心,进而去自我调整,努力修复,或开始下段关系时,秉持诚意,全然给予。
你和很多在不幸中辗转腾挪的姑娘一样,最致命的问题,是对婚姻的迁就。
这种迁就,固然有工作的失意、年龄的限制和父母的催促,但最根本的,是你自己的草率和亵渎。
彼此不了解,只是觉得他老实,从来就不爱他,只是想有个家,生个孩子,凑合成一家人就行了,你抱着这样的发心,连交一个朋友都不配,又怎么可能收获长久姻缘?
结婚后,你丈夫给了你一个家,一个孩子,也给了你冷漠、不爱和不思进取。他和结婚前一样,你却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依然是他,变的是要了婚姻也想要爱的你。
你口口声声说,不爱他,亦不奢望他的爱,不指望他,亦不对他怀有期待。但你的眼泪和委屈,不恰恰证明你在自欺欺人吗!
姑娘,一辈子很长,一个家很沉,而一个女人会在庸常反复的日夜,渴望伴侣的爱抚与深情。
这正是面对婚姻,我们要心怀诚意的根本。
那些选择了将就的姑娘,为什么后来都过得不怎么样?
因为,所有的将就,最终都成了深夜的忧愁。我们亵渎婚姻,婚姻也不会给我们幸福。
这是因果,也是逻辑。
而这,从你丈夫身上,也能窥见一斑。
亚马逊印第安人说“我爱你”,是这样表达的:
我被你的存在感染了,你的一部分在我体内存在并生长。
这是关于“我爱你”,最美好最贴切的解释。因为它道出了爱的真相:
真爱无需多言,被爱自有感知。
现实中,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打着爱的旗号,怀着别样目的,去靠近另一个人。很多时候,他们看似得逞了,甚至不少人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多能耐。
其实,他(她)到底是在爱,还是在利用对方,对方心里很清楚。哪怕一开始糊涂,后来也会明白。
因为,真正的爱,会彼此感染,会在对方身体和灵魂里生长,有没有被感染,是不是在生长,这是骗不了人的。除非,那人是傻子。
来信的你,一开始就说不爱你丈夫。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不爱他,他也是知道的。
他知道你选择他是为了凑合,他懂得你和他结婚是因为失意,他甚至能看透你心里住着另一个人,只是把他当替身和精子库。
他结婚几年从不成长,除了他父母的大包大揽助长他的惰性,还有你的冷漠嫌恶让他自甘堕落。
当然,身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有责任去成长,去工作,去赚钱,去把家人照顾好。这是他生而为人也不可推卸的使命。
他没有这么做,这除了他原本就是一个巨婴外,还有一个不易觉察而真实存在的恶意:
这是他对你不爱的报复,对你冷漠的惩戒,对你嫌恶的反抗。
而他的父母,又在这中间不自觉地充当了帮凶。
隔代卷入,是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之一。
很多问题儿童,都能从隔代卷入家庭中找到根源。
迫于种种原因,父母把养育的责任,拱手让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一时轻松只会换来一生悔恨。
你们家,从孩子一出生,到如今孩子长到4岁,不管是陪伴还是花销,几乎都是公婆负责。这看似很正常,其实有很大问题:
首先,公婆负责,会让你丈夫想当然地更加不负责。
他不管孩子,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不超过500块,干三个月休息一年,整天葛优躺,因为内心深处,他认为他爸妈的就是他的。
但父亲的陪伴和负责,和爷爷奶奶怎么可能是一样呢?
其次,公婆负责养育出来的孩子,不过是你丈夫的另一个翻版。
你看到公婆负责而丈夫不负责,你想到的不是自己去负责(当然,养育孩子不该靠妈妈一个人),而是推卸责任:他爸都不管,我也不管。
结果,在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你和丈夫都成了旁观者,真正负责的人是老人。
你公婆这样的父母,能把儿子养成一个废物,你还指望他们把孙子养成一个天才吗?
伴随孩子越长越大,问题越来越明显,你开始发现儿子正在公婆的养育下成为丈夫的另一翻版。
你试图去纠正隔代抚养的错误,但在激烈冲突和争吵中,原本和你关系好的婆婆也站在了你的对立面,你在这个家失去了最后一点地位和温存。
为什么?
因为,最好的养育,是巩固夫妻联盟,一致抵御“外敌”。你的婚姻,一开始就没有从灵魂里结盟,又何来一致对外呢?
姑娘,尽管,我理解你的内心和处境,也同情你的遭遇和人生。但是,我还是要说出下面这些不讨喜的话:
今天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你当初的草率,造就了今天的一切。如今,你是彻底翻出鞋底的那颗沙子,将它扔掉,还是让它继续藏在鞋底磨自己的脚,主动权都在你。
因为,疼的不仅有你自己的脚,还有你孩子将来的路。
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为自己的错误埋单。
如果你觉得你丈夫能浪子回头,而你又想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推心置腹地对待你丈夫。
告诉他你对他的期待,尽力重新去爱他,尝试接纳他鼓励他,用你的负责引领他的成长,让他看见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这对于一个依赖成性的巨婴来说,是非常难的开始。但如果不这么做,他永远只能当吃奶的婴儿。
其实,没人甘当巨婴,成长才是本能。
你丈夫的成长,需要有人狠心放手,也需要有人在前领路。狠心放手的,是他的父母。在前领路的,是你。
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引领,你公婆也能明辨利弊。
尽快和父母分开住,找回抚养主权。
男人本质上都是孩子:偷懒,贪玩,不想负责。如果和父母同住,这种特质就会无限放大,进而成为顽疾。
和父母分开住,倒逼他成长,也让他在对小家的不断付出,和对孩子的日日陪伴中,找到获得感和成就感,进而在一点点自信中,从小男孩长成大男人。
要知道,人们都会对付出很多的东西格外珍惜。不管是事业、婚姻,还是孩子,皆如此。
19世纪的毒蛇段子手、伟大作家王尔德说:
如果一个女人不能把自己的错误变得迷人,她只是一个雌性动物。
亲爱的姑娘,愿你余生不管如何,都能从错误中获得真知,从悲伤中看见阳光,变得迷人。
加油。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闲时花开: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