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污名化中国,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2020-03-22   中国网观点中国

高霈宁 中国网评论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新闻发布会讲稿手动改为“中国病毒”的照片,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此前,特朗普已经在推特上多次公开使用“中国病毒”这一带有明显种族歧视和攻击性色彩的字眼。

这足以说明,从“新冠病毒”到“中国病毒”的转变,不是口误,而是特朗普的有心之举。

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这种做法并不专业。新冠病毒的官方名称为“Covid-19”。早在2015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布过《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人类传染病的最佳实践》。这份指南明确提出,对疾病和致病原的命名要避免对任何文化、社会、国家、地区、专业或民族群体造成侵犯。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在公开场合使用这种敏感字眼无疑是蔑视国际准则,犯下了外交大忌。

更为吊诡的是,特朗普的这一做法与其不久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反差。他在2月份和3月初曾不止一次公开称赞中国的抗疫行动积极有效,并且感谢中国分享的疫情数据。而与此同时,国务卿蓬佩奥也很配合地在媒体指责中国的信息不透明,让世界处于危险之中。

特朗普的快速“变脸”很值得玩味,这与其国内选情的急转直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的2020年总统大选马上就要正式拉开序幕。在共和党内,特朗普的候选人资格无人可以挑战;在民主党内,拜登已经渐渐拉大了对于桑德斯的领先优势。其实在2月份美国暴发疫情之前,无论是拜登还是桑德斯恐怕都难以对特朗普的连任构成实质性威胁。拜登家族在乌克兰的贪腐丑闻至今尚无定论,桑德斯的极左立场又决定了其很难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而反观当时的特朗普正可谓春风得意。参议院刚刚宣布民主党对特朗普发起的弹劾无效,使其更有信心在拜登家族的贪腐问题上大做文章。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订大大缓和了投资者们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三大股指也因此一路高歌猛进,在2月份纷纷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没有疫情,特朗普的胜选连任本不会存在太多悬念。但是,3月份疫情在美国的大暴发让整个局势发生了重大逆转。3月1日,美国境内的累计确诊人数还只有69人,但截止到3月22日,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2.5万,美国成为中国、意大利之后全球累计确诊第三的国家。如今,美股在经历了10天4次熔断后,已经下跌了30%,抹去了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全部涨幅,“特朗普熔断”也由此被载入史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警告说,美国的失业率可能会达到20%。连特朗普本人也改变了之前对疫情的乐观估计,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疫情的突然暴发和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迅速将特朗普的选情推到了危险的边缘。3月19日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中心发布了一项报告。该报告根据过去11次大选的历史案例推测,目前的形势极有可能葬送特朗普赢得连任的机会。US public broadcasters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受访美国人表示不相信特朗普所说的话。

目前疫情在美国的发展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美国的分权体制又决定了特朗普不可能照搬中国的经验,有限封城、封村、封社区的手段难以真正实现严防死守。所以,如果疫情按照当前的态势继续升级,特朗普几乎只能眼睁睁看着第二届总统任期渐行渐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特朗普要竭力挽救垂危的选情,还可能打出什么牌呢?

在美剧《纸牌屋》第四季中,总统安德伍德曾面临着与特朗普当前类似的连任危机。选前的民调数字显示安德伍德几乎不可能获胜。于是他在剧中说了一句经典台词:“我已经厌倦了赢取人心,我们用恐惧来攻击人心吧。”恐惧,有时是比政绩更有效的拉票手段。在美国的历史上,战时总统通常都具有较高的连任几率。内战时期的林肯总统和伊拉克战争时期的小布什总统都赢得了他们的第二届任期,而罗斯福总统则在二战期间破例获得了第三和第四届任期。

将内部矛盾向外转移,是古今政客屡试不爽的技俩。而且有必要注意到,特朗普政府近期除了污名化中国外,在军事领域也对中国做出了强烈的挑衅动作。据媒体报道,美国海军“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于3月15日在我国南海海域航行,并与“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开展了联合训练。此举的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此前美军刚刚为防止疫情扩散取消了原定与北约盟友举行的“捍卫者-2020”演习。但是疫情却并没有阻止美军主力航母来我国南海海域“秀肌肉”。因此,在对华遏制战略已渐成美国两党共识的背景下,不能排除特朗普为寻求连任而升级中美冲突的可能性。

山雨欲来风满楼。从特朗普的这一笔改动,可以嗅出些不寻常的气息。

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冲击。随着疫情进一步蔓延,诸多突发事件或将接踵而至。对此,我们不得不有所警惕,未雨绸缪,为各种难以预料的潜在风险做好预案。(责任编辑: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