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局的插曲
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学教师。在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2》当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在棒球第五局比赛即将开始的空档,雷夫陪着孩子们去购买矿泉水。在赛场内的售卖点,一个年轻的售货员正在用手机聊天。孩子们礼貌地等她打完电话以后,售货员不耐烦地去给他们拿东西。在消失了1分钟以后,售货员错拿了一瓶可乐和一盒饼干出来。雷夫跟售货员强调,孩子们需要的是矿泉水。售货员又重新回去拿了瓶装水。在付款后找零钱的过程中,售货员多给了孩子2元钱。当诚实的孩子们将多找的钱退回去的时候,售货员只随口说了一句“管它的呢!”
就这样,原本计划只需10秒钟完成的事情,售货员心不在焉的操作让雷夫和孩子们耽误了很长时间。这让雷夫想起了富兰克林说的一句话——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做得很好。
雷夫老师对教育工作的认真与执着让人尤为敬佩。他从教30多年来,一直在洛杉矶霍伯特小学的第56号教室里为五年级学生上课。他独创的“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像着了迷一般,每天通常会提前两小时到校,甚至放学后仍不舍得离开。在雷夫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在全美标准化测试中取得前5%的好成绩。雷夫老师也获得了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 “全美最佳教师奖”等各种荣誉称号。
2、职业与志业
对于工作而言,也许我们更多将它看做是一份养家糊口或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但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却提出了一个“志业”的概念。“职业”与“志业”,发音相近但意思却相去甚远。职业就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挣钱的工具;而志业是志向和使命之所在,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这其中潜藏着一种求知的渴望。
当我们将工作仅仅视为实现目标的敲门砖和工具之时,这种“工具”难免会带给我们乏味、枯燥、呆板、单调的感觉。我们将注意力的焦点对准最终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急于求成的心态甚至会将必要的过程视为冗长,在过程中难免会“偷工减料”,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就如球场的售货员,对眼下的这份工作仅仅是应付了事。工作似乎变成了他身上的枷锁,而他的心态就如同一个想要挣脱牢笼的猛兽。在这种状态下,从业者找不到任何的职业自豪感,而是一种职业的自卑感,即便是体面的工作也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但如果将工作视为自己一生的“志业”,那么我们会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与心中的伟大的目标建立链接,强烈的使命感会使我们沉浸其中,成为做好每一个细节的驱动力。此时,我们就不会在乎外界给予的评价与奖赏,因为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这本身就已经形成了正向回路,这种回路自带激励,是对付出最好的反馈和奖赏。
雷夫老师虽然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教师,但是他并不在乎外界给予的赞许与评价。他经常教育学生,将工作做好本身就是最高的奖赏。
3、从Professional到Professor
英文当中有一个词——professional,是“职业的、专业的、专家”的意思;professor是“教授”的意思。同一个词根的两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professional这个词当中的核心意思,就是以一种超乎功利的、忽略回报的投入精神去追求某件事情,将其做到极致,它代表的是某个行业的引领和权威。在西方的文化当中,只有三类人可以称之为professional:教师——启迪人类智慧、医师——减少人类的病痛、牧师——驱散心灵的阴霾。他们的工作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且工作价值无法准确地用金钱来衡量。这三个职业的社会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与商业世界的逻辑并不相符,但这恰恰是这些领域的从业者在社会上受到尊敬重要原因。
全身心地投入到某项事业当中的人,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掌握了极高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可以称为professor——教授。由此可见professor这个词蕴含了对一个人追求事业的至高评价。
4、拜“祖师爷”的逻辑
我们常说“匠至极,乃为师”。在我国民间,很多行业很早就有“拜祖师爷”的规矩。当一个人想要进入某个领域的时候,会通过一种很庄严的仪式向这个行业的鼻祖或是“领军人物”叩首行礼,表示自己即将进入这个行业,将无条件地认同这份事业,发自心底地尊重这份职业,自己将虔诚地做好眼下的每一项工作。
在宗教一般的仪式当中,唤起了从业者内心对这个行业的尊重和敬畏,进而激发出一种从业的自豪感和神圣感。从业者会将日常的工作看做是一种修行,从心底迸发出无限的能量和动力。我们常说“敬业”,首先是来自于从业者对职业的尊敬,这是构成人与工作关系的底层代码,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对工作的持续投入和不求回报的付出。
佛教中说“担水砍柴皆能悟道”。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就提倡的“在工作中修行”,他将职场视作修行的道场,在工作中不断精进,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磨炼心性。这种力量已经超出了行业的约束,转而内化成一种人性当中的品质,散发出一种受人尊敬的气息。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场棒球比赛。雷夫老师与孩子们购买了瓶装水后回到座位继续看比赛,眼前的棒球队员为了夺取比分奋力拼杀,与售货员的工作态度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无名诗,这也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多次引用的一首诗:
假如你命该扫街,
那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