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女儿们的恋爱》节目中,郑爽和张恒这对情侣,因为工作问题,而产生了不愉快。
为了缓和气氛,爽妹子多次主动想求和,低声下气地用牵手的方式,想缓和气氛。结果,男友张恒却以“扑克脸”回应女方,不看对方,不示好,也不没有声音,关闭了一切沟通的桥梁。
张绍刚说:“冷战这个事,有点可怕。”papi酱也点头表示认同,并且说道:“如果当时矛盾没有解决,再往后,这个矛盾还得翻出来。”
几个观察者开始就“恋爱中吵架”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毕竟都已经是在感情江湖中有些经验的人,大家纷纷认同“冷暴力”这件事对感情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Papi酱说:“张恒一冷战,把所有沟通渠道统统关掉,我也不和你说话,我也不和你牵手,这样其实挺不好的。”
在感情里,你应该也有过这类的经历吧,明明自己很想和对方进行沟通,却被对方的扑克脸推到九霄云外,于是自己也开始对这段关系感到失望,一次次的失望,就在这些相处中,积攒起来,变成了日后分手的理由之一。
在感情中,冷战的那个人,其实是最吃亏的,表面上高高在上,实际上却少了一种积极面对积极沟通的胸怀。而那个经常主动求和的人,看起来是低下卑微,相反,对方才是一个有爱的能力的成年人。
2
28岁的来访者姗姗就是来做情感咨询的时候,说自己很后悔。在和男友同居一年的日子里,隔三差五自己就因为一些不满的情绪与男友进行冷战。姗姗的冷战特别让人难受,她不是冷战一两天而是可以长达半个月,不与男方联系,不回应男方任何的示好。
用姗姗的话来说,就是她对男友积攒了特别多的失望和怨恨,于是用冷战来惩罚自己的男友。最后一次,因为男友做错的一点小事,姗姗离开和男友同居的家,回了自己的家里住,整整10天,面对男友任何的电话、微信、语音,自己统统一概不回。尝试了无数次的男友,终于发信息告诉姗姗,我努力过了,也确实失望了,那就彼此分开,各自好好过吧。
失望后的男友,面对家里的催婚,快速与家里曾经安排过相亲的女生确定了关系。直到这时,姗姗才意识到,男友是不会再回来哄自己了。
姗姗哭着说道:“为什么他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与另一个女生确认关系?”
在安慰姗姗的同时,我也感到很好奇,:“为什么你要经常这样冷战?我在这段关系里,丝毫感受不到你对男友的爱。”
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在姗姗和男友相处的过程中,有一次,姗姗去面试,对方没有等自己吃饭,也没有陪自己去,打电话给男友的时候,男友一个下午都消失,没有接听电话。于是从那次开始,姗姗就觉得男友是一个很不值得信任的人,一定瞒着自己做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之后,姗姗在长达一年多的恋爱过程里,在感情中一直寻找着“男友不好”的蛛丝马迹,每一次,又都不与男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在下一次男友惹自己生气的时候,就一次性用冷战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怨气和惩罚男友。
卡耐基曾经说:“如果你是对的,就试着用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是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去得多。好胜,有时候很蠢。”
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没有谁会一直对,也没有谁会一直错,事实上,追究对错,是感情中最可笑的一件事,除非你根本不想要这一段关系可以开花结果。而以为用冷战的方式可以鉴定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高低位,只会输得一塌糊涂。
3
不要把自己的委屈用冷战的方式宣泄,你要做的,是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电影《原谅他77次》中,女主角有一本本子,专门记录自己的委屈和失望的事情,记录到第77次的时候,女主角决定和对方分手。
电影演绎得很唯美,但放在现实感情上,这样处理感情的方式,其实叫无知。为什么一有问题不及时沟通,处理,而是要选择用记录的方式,默默地把内心的不舒服藏在肚子里呢?时间一长,你在这段关系中能想到的事情,全部都是委屈和失望,而不是快乐和幸福。
于是,我们将放大镜放在了那些不快乐的事情中,而非感情中值得被感恩的幸福。你说,这样的感情,怎么可能会越来越好?
冷暴力,是杀死感情的慢性杀手。
不及时与对方沟通出自己的感受,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冷暴力。它慢慢地在我们心里搭建出了一座房子,里面全部都是灰尘,让人一踏进去,就足以窒息。
《女儿们的恋爱中》观察者和几位爸爸一直都在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而在郑爽和张恒的相处过程中,其实我们也确实能够感受到小爽的变化,用郑爸爸的话来讲就是:“小爽已经不是小爽了,改变了很多。”
是的,相比以前爆料出来的各种恋爱细节,在节目中的郑爽确实是开始成熟了,她会主动向张恒示好,也会主动跟张恒说:“我喜欢你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你身上很多优点我都没有。“
在这段关系中,我们也看到她有在不断地夸张恒,恋爱中那些夸奖和赞美,郑爽都做到了。
但是这些细节,在亲密关系中,想更长远的走下去,真的是远远不够的。两个人除了平日里的甜蜜以外,推心置腹地用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够为这段关系打下最好的基础。
太多的关系,都因为没有学会“沟通”这个课题,而最终相忘于江湖。遗憾,总是发生在一些不懂得沟通的情侣身上。
4
如何学会更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亲密关系加分?
马歇尔卢森堡教授的《非暴力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来自沟通的困惑。在最初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住了,没有什么比“暴力”这个词更能凸显我们大多数人在沟通时的状态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就像《女儿们的恋爱》中,也许张恒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的沟通方式对郑爽而言是暴力的,在这个过程中,郑爽委屈了,张恒的怨气也并没有打消。
《非暴力沟通》中,作者言简意赅地指出了沟通的四步骤: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具体的要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讲事实,客观表达对方的行为,但是不做任何评价。
比如在节目中,张恒认为郑爽在一个月以前就同意了公司上架的衣服款式,团队是在得到郑爽同意的前提下才开始设计打板衣服的,而郑爽不应该在团队所有人员加班加点赶工之后一句话直接全盘否定了这些作品,她应该在一个月前就认真确定好服装的设计和款式。
用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张恒需要直接说告诉郑爽这个事实:“刚刚我们在公司看衣服,你直接全盘否定了所有打版出来的衣服,一直在挑衣服的毛病。”这样郑爽会直接知道张恒是因为哪一个步骤有情绪,自己以后也会改进自己存在的问题。
非暴力沟通第二步:讲感受。
要及时告诉别人你的感受,对方才能真正的更好去了解你。所以第二步,张恒可以给郑爽说:“这样我们都感到很委屈,也很愤怒,有点难以接受。特别是我,夹在这中间其实很不知道如何处理。”
非暴力沟通第三步:讲原因。
说完你的感受后,我们可以告诉对方我们有这个感受的原因:“之所以很难接受是因为你在一个月前已经和我们确定过衣服的设计和版型了,员工是按照你确认的版本进行设计和打版的。”
非暴力沟通第四步:提具体的要求。
到了第四步,我们可以直接提出自己具体的要求:“下一次,你可不可以先多次确认下哪里不满意,直到最终版通过后再通知员工们执行呢,如果在进行中有任何的想法,也需要及时反馈。这样我们的效率会越来越高。”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提出自己的请求时,我们并非用命令式的语气,而是要礼貌地提出我们的需求,也需要告诉对方具体的事情。
总结起来,非暴力沟通说的就是让我们学会当时就去处理好某件事给我们带来的感受,而不是让这些感受一直存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去评判身边的人,然后误会的雪球越滚越大。
5
爱是一种可被学习和提升的能力,这是这几年我从事咨询行业以来,才意识到的。
正如《非暴力沟通》作者在书中写的那样:一方面,人人都需要爱,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要素;另一方面,爱是一门艺术,可以学习和发展它。
从小到大,我们修满了多门学分,但是却没有人教我们与人相处,与人相爱的能力。殊不知,这门课程,却是真正影响我们一生质量的课程。
大多数的感情,都是死在了“不会沟通”这个慢性病里,爱绝非是一见钟情时产生的荷尔蒙能够支撑一辈子的,但却能因为包容,理解,共情等能力扶持一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在爱里满足自己,满足对方。
谢四毛,情感咨询师,自由撰稿人(公众号ID:xsimao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