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
第【504】篇原创
你纠结的可能不是重点
--张大宽
前天,和一个做了几十年水果生意的老哥聊天。
就是我早上朋友圈说的那个,十米开外扫一眼就知道西瓜好不好的那位。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内幕”,就是行内人习以为常,而行外人一无所知的“秘密”。
聊到葡萄的时候,我就问老哥,今年的葡萄卖的如何。
老哥直摇头,说这几年就今年葡萄卖的最差。价钱也最低。
往年好的时候,好果子能卖到将近4块钱,差一点的果子也能卖到近3块钱。今年,好果子连3块都上不了。差一点的也就一块多钱。自己包了几亩地,基本上也算是刚够本钱,不赚钱。
我说为啥这样呢?
老哥长叹一声,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为啥这么说呢?
往年,在9月份葡萄快成熟的时候,很多外地的客商早早就来园子里选果子了。
葡萄保鲜期不长,客商来挑果子也不会提前太早,来得早了看不出来啥,都是果子快成熟的时候来。
这时候,果子还是绿的,谈好价格之后,多少交点定金,这果子就算是人家的了。
果农收了定金,就想着快点让葡萄出园,一来是快点收钱,二来也怕后面又变动。
可这时候,果子还绿着呢,没法下架啊。
有些人就动了歪脑筋,上“催化剂”。
这催化剂以上,三五天时间,果子颜色就都上来了,品相也好了。
客商收货的时候,看着也很高兴。
但后面的问题就来了,果子经过几天的运输储存,等上架销售的时候,一串葡萄就只剩下杆了,豆豆都分家,成了一颗一颗的了。
试想,这样的葡萄,咋卖呢?
这一整,名声坏了,今年外地客商尤其少,葡萄可真不少。价钱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坑客商这事情,可以说全国各地一直都有,比如早些年大荔的西瓜,也有类似的情况。
大荔瓜好,附近省市的客商也都愿意来拉。这名气出去了,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人多了,各种拦路设卡的人,也就多了。
比如车去地里压了草,就找人家客商赔款。路上车多了,各种巧立名目的罚款也就多了。最后弄的来拉一次西瓜,赚的钱都不够路上交“保护费”的。
后来,就出现了“好好的西瓜,这边烂在地里,那边买不到”的情况。
有没有觉得果农很短视?那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务农种地的人,不应该都知道”人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人一年“吗?
为啥还能犯这样的错误?而且年年都在上演这样的事情?
和老哥聊天,不光知道坑客商,还知道不坑自己。
啥意思呢?
就是说,自己种的葡萄,自己都不吃,或者很少吃。
老哥说,现在地里种的葡萄,一旦开花就要抓紧时间上药。如果不上药,果子就接不大,甚至不坐果。
挂了过之后,还要上药,为了品相好,卖相好,还要催大,大果子才能卖上价。
虽然说,上多少药,这都是有规矩的,只要控制到位,还是安全的。
可备不住有些人为了效益就乱来,下猛药。
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自家的葡萄自家都不吃,要么就是提前在地里留两行,少上,甚至不上药,这是自己吃的,不求好看,只求放心。
看到这,是不是想说,这些人良心何在,如此坑人?
老哥也说了,不上药,果子就卖不动,没人要,就得砸到手里。
不上药,稀稀拉拉的,顾客也看不上,还都喜欢买那些漂亮的,紧致的果子。
就像种菜一样,不打药,都让虫子吃了,菜上面都是虫眼,别说卖多钱了,压根就没人要。
你说这是需求决定生产呢,还是生产决定需求呢?
老哥是挺无奈的,也想弄点好东西,让人们放心吃,可这好东西,不赚钱啊,咋弄?
我估计,没有谁会说,他不喜欢,不想吃放心的瓜果蔬菜吧。
去外面吃饭,也没有谁说他愿意吃下了猛量各种添加剂的饭菜吧。
其实,这种无奈一直都有。比如说你听到谁说某个行业”水很深“,他说的是啥意思呢?
其实就是说,类似这样的“信息差”太严重,导致的不了解,不信任。
那么,对咱做餐饮的,尤其是灵活度较高的中小餐饮来说,越是这种信息差严重,机会才越大。
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很实在的餐饮人,都是想用真材实料给顾客,可总觉得不用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做出来的饭菜,顾客不认。反倒是那种添加剂乱来的店,顾客偏偏更喜欢。
他们也很纠结,要不要“随波逐流”,不跟风吧,对不起钱,跟风吧,对不起心。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跟风。
就好比种葡萄的农户,给自己留的那两行不打药的葡萄,那可是抢手货,没有点关系,不去人家家里,你压根就拿不到,给钱都不卖的那种。
试问,我给你说我认识一家,有这样的葡萄,你不想要吗?
所以说,并不是真材实料没市场,而是你真材实料没有让识货的人知道。
如果你能让他们知道,跟不跟风还是问题吗?你说呢?
真材实料不乱来+让顾客知道=生意火
别再纠结要不要跟风的问题了,做到真材实料不乱来,并想尽一切办法让你的顾客知道,你的事就成了!
不信,你试试!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张大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