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土的鹰潭人,只要瞄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交通街的一角,由于道路封闭,交通街路口显得格外的清冷,一旁的商户也没有开门营业,放眼望去,空空荡荡的……
说起交通街也算是鹰潭的地标性建筑,曾经80、90年代说的“一条路、一个警察看两头……”这“一条路”就是---鹰潭交通街。历经时光的洗礼,现在的交通街更像是守望鹰潭的一位老者。
看到这个喜庆的“人偶”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家自酿纯粮烧酒是多年的老店,品一杯时间的佳酿,是醇香、是甘冽、是辣、是甜,是酸楚……如人生,冷暖自知。
老街道居住人口密集,一些宝妈既要上班又要兼顾宝宝,所以一家幼儿托管机构是非常的吃香的,闹市区接送宝宝方便,成为了周边很多有宝宝家庭的不二之选。
日子渐冷起来了,以往摆的满满的夏季床上用品,已经全部更换成棉絮棉被了,这样的店能得以生存源于它物美价廉,自是深得人心。
街道里这样的老“古董”并不少见,在鹰潭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老房子是一种回忆,让那些被遗忘在时光长河里的青春年少,或苦难时光警醒我们,要懂得珍惜。
走进街道拐角处抬头望望,天空被树叶分隔地细细碎碎,树的生长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它洒下的影子清凉了无数人的心,很多人在这里长大从这里离开,只有树,伫立着,观望着……
走在老旧街道,这些场景抬头可见,电线、电话线、宽带线……空中交错,杂乱的“线路蜘蛛网”不美观是其次,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才是重中之重,期待有朝一日能有所改观。
老房子错综复杂的旧电线,竟也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了,晾在窗外的几块腊肉怕是被粗心的人儿遗忘掉了,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怕也早已经变了味道。
变了味道的恐怕不仅于此,印象中站在自家门口,都是街坊邻里之间相互寒暄,家长里短,在正常不过了,但“交通街站街女”别有一番寓意……
姐妹早点在全友家居斜对面的巷子,每个巷子里都藏着不同的美味,油条包麻子总是在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巷子里才能寻到。
说不上哪里味道好,也许就是童年记忆里的那一抹老味道,时不时会勾起小编的馋虫;油条包麻子一定要裹满白砂糖,又脆又香又甜,值得去尝尝。
简单的居住平房,小小的洗水池,搭建的小厨房可谓是简陋,门前栽花的温情还能保留下来实属不易,生活除了一日三餐四季,还能温柔以待。
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本土人爱吃爱弄的特色小吃,一小块阳光充足的地方,铺上干净的麻袋,晒的是我们叫不出名的或是萝卜干、或是柚子皮,生活也可以多一些小趣味。
晌午的阳光是如此的温暖,小花猫也不舍这份惬意时光,甚是可爱,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生活,时间在此放慢了脚步,光阴仿佛被拉长……
承蒙时光不弃,趁着阳光正好,把被褥枕头都抱出来吸收点阳光,吸收点温暖,自己也抖一抖身上的尘埃,从新出发……
由于鹰潭老城片区的排水系统在进行全面改造,鹰潭火车站四海路往东、四海路往西两方,目前均呈全封闭施工状态。
城区主干道封闭施工,必然给周边居民、商户、及城市交通带来一定的压力,都渴望能早点恢复正常交通。相信不便只是暂时的,未来的路会更好走,未来的日子会更红红火火。
来源:鹰潭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