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个多月,个人被搞得晕头转向,其中意思很明确:个人是科技股玩家,而过去一个月科技股少有上涨。不涨就罢了,可是指数每次下跌的时候,科技股跌得一点都不少。
持有科技股的百无聊奈在过去两个月体现得淋漓尽致。个人的持股既然是单一方向,并非在消费和科技之间适时切换,这似乎就是该有的结局。不管是科技和消费,花无百日红,各自都有高峰和低谷。
到了今天,似乎又看到些曙光。如果看主板各大指数,依然是一片迷茫,没法看,更没法分析。如果看创业板指数,似乎可以发现指数的中线节奏。看看创指的几段走势:
1、2019年6月10日-9月10日,三个月的波段。前两个月量能不大;在第二个月之际,即2019年8月初,指数挖坑;此坑快速收复后,便成了黄金坑;而后一个月放量上涨,场外资金涌入。一个月后,个股崩跌。
2、2019年12月3日-2020年3月初,三个月的上涨波段。在第二个月之际,即2020年2月初,指数挖坑;此坑快速收复后,便成了黄金坑;而后一个月放量上涨,场外资金涌入。一个月后,个股崩跌。
3、眼前这段走势从2020年3月24日开始。按照以上的节奏,直指6月24日前后。过去2个月,量能很小,并无新增资金入市,和上面两段走势类似;目前正是2个月之际,指数挖坑;此坑今日被快速收复,有可能成了黄金坑,即后面一个月场外资金持续涌入,指数加速上涨。一个月后,从6月下旬开始,个股崩塌,进入更加残酷的调整。
以上节奏,似乎意味着“只要没有放量加速上涨,市场的调整总是有限的;一旦进入一个月的加速上涨,似乎就是为了吸引场外资金进来,然后把他们套住。”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以上节奏似乎是一种固定模型。不过怎么说呢,牛市的节奏一定是清晰且一致的;只有非牛市的部分,节奏才会那么混乱。就像主板指数,和小创比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2019年8月初和2020年2月初,对小创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黄金坑,而主板是雪崩大坑。
看看今天的市场表现:指数在没挖坑前,个股表现是扭扭捏捏。挖坑后,今日两市涨幅达到3%的个股近千家,这似乎预示着“这又是一个黄金坑”,和2019年8月初和2020年2月初,小创那个坑很像。当今市场,纯技术分析很难混,很多时候根本不讲道理,就比如说:大阴破位后,有时候是波段调整开始了,而又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极端——跌出了赚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