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自己的手枪之前,15岁的尼古拉和他的小兄弟们,只不过是那不勒斯街面上的普通小混混。
不入流。
每天干点儿啥好呢?
撑死了也就是跟西班牙区的移民混子们抢一抢商场里的圣诞树。
抢到之后,跟多大事儿似的,还要搞篝火晚会庆祝。
这帮小屁孩整得自己跟黑帮似的,但其实……
随便一个路人就能给他们锤出翔来。
直到这帮熊孩子有了枪。
没人再敢拿他们当街面上的熊混子了。
他们有个响亮的名头——
少年黑手党
La Paranza dei Bambini
尼古拉天天和小兄弟们瞎混。
你说他们是混道儿上的吧,撑死了就是在一起抽烟烫头,幻想着去夜店泡洋妞。
结果第一次去夜店,就被坚硬的现实教育了一棒子——
尼古拉在出发前想找妈妈要点钱,正好撞到几个西班牙区的大混混来收保护费。
店铺没营收也要交钱,连客人的夹克也被人家拿走。
尼古拉能干啥?
就只能躲在背后的换衣间隔着帘子看着,啥也不能做。
这件事在他心底埋下一颗反击的种子。
很快,种子就发芽了。
尼古拉和兄弟们在夜店门口就因为没钱开卡座被拦下来,只能去旁边餐馆吃汉堡。
在餐馆,他们目睹了原地头蛇,本地黑手党大佬的侄子,被西班牙区大混混撵了出去——
大佬入狱后,黑手党就跟落了毛的凤凰似的,鸡都不如。
吊诡的是,自打黑手党大佬入狱,整个社区仿佛也完犊子了。所有人都在念大佬的好——
人家大佬,从来不搜刮平民商铺,还给社区没工作的穷鬼提供工作。(包就业的黑帮考虑一下?)
尼古拉没忍住,看大佬侄子被西班牙人欺负,冲出去……
呃,是冲出餐馆,跟大佬侄子奥古斯丁主动示好。
尽管是落魄凤凰,家底还在,奥古斯丁带尼古拉参观了他家的豪宅——
金碧辉煌。
巴洛克风格的奢华装修,画框、柜门、镜框……目之所及到处包金镶钻,恨不能金马桶的马桶圈上都镶上八心八箭的大个儿钻石。
再看看尼古拉他们。
因为付不起卡座费,连夜店的门都进不去,看着漂亮姑娘们水一般的哗啦啦进去,只能蹲在门口过眼瘾。
尼古拉终于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像大佬那样搞黑手党,合法收钱(???),保护平民。
开挂般的正片开始了。
尼古拉想先单干玩出点火花,初次策划就抢了金店,践行“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的无名之辈风采。
果然,霸占社区的西班牙大混混头子注意到了这位年轻的后起之秀,把一条街的大麻生意承包给了尼古拉他们。
机会来了。
在参加西班牙黑帮的一场婚礼时,尼古拉亲眼目睹了西班牙人大佬们被警方一锅端。
此时的西班牙黑帮,已经成了具外强中干的空壳。
尼古拉迅速制订了上位计划。
先把奥古斯丁家里的毛头小子们全都拉入伙。再靠奥古斯丁的人脉,从外地大佬那搞到了大量枪支弹药。
靠的就是不怕死。
对付小杂鱼,尼古拉和兄弟们,直接去纵火,不服的直接拿枪怼。
对付大混混,尼古拉女扮男装摸进他家,直接暗杀。
还真让这帮不怕死的小混球儿给弄成了。
接管社区之后,爽了——
别墅靠海,会所嫩模。
少年黑手党们统治社区,跟西班牙混子们可不一样,贼老派——
不收穷人保护费小钱,靠毒品“光明正大”的赚大钱。
权力、金钱、欲望,这些社区的普通人们一辈子都搞不到的东西,一夜之间尼古拉应有尽有。
但是吧……
尼古拉却感觉,当了大佬之后,跟以前只是街边熊孩子时候一样,除了糟心还是糟心——
奥古斯丁背着尼古拉,偷偷摸摸找穷人收保护费,少年黑手党们刚整顿起来的口碑咔吧一下就垮了。
尼古拉的亲弟弟,觉得哥哥贼牛,偷偷拿了他的枪跑到西班牙区挑衅,被人家还击后身亡。
一边是兄弟反目、家人去世,一边是不甘心滚蛋的西班牙黑帮虎视眈眈想卷土重来。
尼古拉就像是在风暴的中心。
怎么办?
《少年黑手党》改编自同名小说,由新人导演克劳迪欧·吉瓦内斯执导,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提名,最后斩获最佳剧本银熊奖。
在柏林展映时,对于导演选择从少年角度切入的做法,不是没有过质疑:
过于儿戏
男主构建黑帮网络的过程经不起推敲
但遗憾的是……
《少年黑手党》中,十几岁的青少年们持枪上街的荒诞剧情,每天都在那不勒斯真实地发生着——
作为全欧经济衰败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贫穷和失控,正在迅速接管这座城市,也滋生出一窝又一窝的新黑手党,当街行凶并不是啥稀罕事。
重要的是,那不勒斯最新冒出来的这些黑手党,有个普遍趋势——
低龄化。帮派成员甚至不乏儿童。
@欧洲时报
同名小说作者,也是电影编剧之一的萨维亚诺也提到,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发生在那不勒斯多次的黑手党暴力争端。
尤其是2016年一起43名那不勒斯少年组成的犯罪组织被判刑一事,让萨维亚诺在推文中这样写道:
少年黑手党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这并不是我的妄想或是捏造,而是发生在那不勒斯的一起刑事案件。
等下等下,好像越说越严肃了。
肉叔有必要说清楚:
尽管套着意大利土特产“黑手党”喊打喊杀的噱头,但《少年黑手党》本质上是一部极其纯粹的青春片。
整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并不是传统黑手党片,比如《教父》之类的厚重,恰恰相反,它特别轻盈。
色调明亮,剧情推进快,包括少年黑帮的主题,就像尼古拉去夜店时放的电子乐一样,一股快节奏、摩登的现代气息。
对喜欢的姑娘,尼古拉的表现像个小鹿乱撞的青涩男孩,扎了整个摩托车的红气球牵去表白。
他们的黑手党生涯也是这般轻盈。尽管做坏事时无法无天,却怎么都有种“学大人模样”的孩子气——
拿到枪的第一件事永远是举起手机自拍,发朋友圈集赞。
第一次用枪,先上网看看教学视频,然后在烟花的掩护下练习;
送给黑手党大佬逢年过节送啥礼?
哈哈哈哈哈,最新款PS4,对着屏幕激情射击。
喏,你看,其实黑手党的噱头并不新奇,也不比烂糟国产青春片“打架、堕胎、三角恋”高明到哪去是不?
还真不是。
《少年黑手党》能拿奖,是因为它在噱头之外,找到了青春片最重要的、跟大多数普通人真正共情的——
迷茫。
迷茫的本质是啥?
(肉叔金句教学时间,大家赶紧记一下,明年高考作文争取用上)
不是不知道要干什么。
而是对于未来,只有一个模糊而遥远的目标,却没有清晰而坚定的路径去实现它。
是对未来一种粘腻暧昧的惶恐。
就像尼古拉,他想成为黑手党大佬,但他压根不知道怎么运作复杂的黑金和关系的。他误以为就是简单的看谁不爽就杀谁。
尼古拉唯一一次直接呈现在镜头里的杀人事件,几组长镜头:
尼古拉冷静地化完男扮女妆,一路穿过那不勒斯深邃的小巷和明媚的天台,摸进西班牙大混子家中。
“砰”一枪,命中。
“砰”再补一枪。
确定对方被打死,没有一丝停留,干净利索地结束了一切。
走人。
快意恩仇,千里不留行。
痛快么?
错了。尼古拉脸上看不到一点痛快:
他去洗手间卸妆时,镜子里映出的脸,眼眶通红,泛着泪光。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之后卸妆的样子——
尼古拉用力地搓着香皂洗手,想洗去身上犯罪的痕迹,然而一抬头:
妆早就花了,晕成黑乎乎的一坨,怎么也洗不干净。
这是他第一次杀人。
没有害怕,没有得意,没有爽快,也没有痛苦。
只有面无表情——
一种所有表情,被迷茫牵引着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后,近乎空白般的惶恐。
尼古拉杀了人。
就成了合格黑手党么?
他自己根本没有答案。
——这个镜头大概是肉叔今年看的所有电影里最淋漓尽致的一个了,把一个少年对未来的惶恐完完整整地展现出来。
说两句题外话。
尼古拉他们的迷茫,从何而来?
《少年黑手党》里有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
学校门口能肆无忌惮地卖大麻,警察跟隐形似的失位。
和尼古拉混在一起的小伙伴们整日无所事事,没有人去上学。
尼古拉和西班牙区的人表达想加入的意向时,也一直强调:
我需要工作。
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更惨的,是片尾——
少年黑手党们气势汹汹地要去找西班牙混子们火并。
当摩托车突突突地载着持枪少年们,在古老的碎石路上隆隆驶去,湮没在深邃的街巷尽头。
照样没有人知道,少年们的的未来,究竟还算不算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