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
报告摘要:
1.1 遥感,地理信息产业被忽视的重要组成
-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航空航天遥感(RS)、卫星导航定位(GPS)等技术为支撑, 以地理信息开发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科技技术服务业。
- 其中,卫星遥感(RS)指通过卫星从高空通过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 波等信息),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测绘、智慧地理空间框架 建设、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勘探等重要行业。
1.2 产业链可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环节
- 卫星遥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通过地面站接收遥 感影像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地面处理系统,由地面处理系统为不同行业部门提供包括控制定位、标准产品生产、高 级影像加工处理、典型行业应用等各类产品。遥感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国土、交通、农林、地质、气象、水文、军事 等多个行业部门和各级政府。除通过遥感卫星外,遥感数据还可以通过地面测绘和航空遥感进行获取。
2.1 数据获取身处产业链上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 遥感数据获取企业主要通过自主运控遥感卫星以及代理其他厂商来为客户提供满足需求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对这 类公司而言,遥感卫星是战略稀缺资源,是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产。 以21世纪空间为例,通过自主运控“北京二号”遥感卫星星座系统,获取原始遥感影像数据和开展主营业务。从市 场上看,数据获取行业市场较为稳定,21世界空间过去三年卫星遥感业务保持30%较快增长。
2.2 但是遥感数据获取企业受折旧和摊销的影响较强
- 以提供数据获取业务为主的公司,受折旧和摊销的影响较强。卫星运维与数据获取属于重资产业务,较高的折旧与 摊销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在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以美国数字地球公司为例该公司是Geoeye系列、WorldView系列遥感卫星的运营服务商,同时利用先进的自有卫星群为客户提供数据。整体而言,数字地球资产规模较大,资 产的折旧与摊销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ROE水平较低。
3.1 当前,军方占据遥感市场主体地位
- 遥感卫星最早就是为了军事应用而研制,后来有一些逐渐从军事专用技术扩展到民用领域,我国现有的军用遥感 卫星有“尖兵”系列侦察卫星以及“前哨”系列红外预警卫星。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上,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军 事侦察、导弹预警、武器制导和军事测绘等。以行业领军者中科星图为例,18年军方收入近2亿元。
3.2 数据处理与应用享有高毛利,未来看点在于自然资源等
- 相较于数据获取,处于卫星遥感行业中游及下游的数据处理及数据应用具有更高的毛利率,以航天宏图为例,其 数据加工服务的毛利率约为50%~60%,监测分析服务的毛利率约为60%~70%。卫星遥感应用场景广泛,目前 已广泛运用于自然资源调查与监管、生态环境检测与评价、灾害监测与应急直会调度等方面,我们认为,卫星遥 感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为该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3 供给端:高分卫星体系为遥感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
- 高分专项已成功发射高分一号至高分六号等6颗卫星,据工信部消息,今年年底还将发射高分七号卫星,全部完 成天基系统的建设任务,随后高分专项的建设重点转向应用体系的建设。高分遥感的高分辨率实际包括高时间分 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三重含义。受益于来自高分卫星体系的高分辨率数据,我们认为,遥感应用 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动。
3.4 竞争端:核心在行业理解力
- 数据处理呈现标准化竞争,未来竞争看服务的专业性和即时性。随着行业准入门槛不断下降,行业一定程度上呈现 标准化竞争的态势。除降低数据处理成本外,有效打通产品、服务与用户需求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行业 内企业提供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关键,未来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服务的专业性和即时性方面。
- 数据应用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核心在于行业理解力。随着遥感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完善,客户需求拉动行业快速发 展。卫星遥感客户多为军方、政府等行业,其对企业有较高的技术和资质要求,对产品具有严格的遴选制度,故应 着重关注企业对行业的理解力。
……
报告内容: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报告。
关注公众号“未来智库”,及时获取最新内容。
(报告来源:天风证券;分析师:沈海兵、缪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