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指南首选推荐的降压药就是钙通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了!一般临床上带“地平”字样的药物,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卡地平等,都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类的降压药的一种。
那么,哪些高血压患者适合用这类降压药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我们逐一来看。
钙拮抗剂的分类
根据药物核心分子结构和作用于L型钙通道不同的亚单位,钙拮抗剂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前者以硝苯地平为代表,后者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拮抗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长效钙拮抗剂包括长半衰期药物如氨氯地平;脂溶性膜控型药物,如拉西地平和乐卡地平;缓释或控释制剂,例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强适应证
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2018年修订版建议, 二氢吡啶类CCB可与其他4类降压药联合应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降压机理
钙拮抗剂,由于能有效地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80年代起已经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钙拮抗剂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收缩偶联,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
钙拮抗剂还能部分拮抗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缩血管效应,减少肾小管钠重吸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降压效果和特点
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降压作用起效迅速而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短期治疗一般能降低血压10%~15%。
相比于其他种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还有以下优势:
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
长效钙拮抗剂一般起效较缓慢,作用持续时间能达到24小时,有较高的降压效应谷/峰比值并且非剂量依赖性,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
一些短效的钙拮抗剂由于起效快,作用消失也快,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例如尼卡地平注射液或地尔硫卓注射液静脉滴注。
非二氢吡啶类降压药
临床上常用的非二氢吡啶类CCB,也可用于降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抑制心脏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二度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忌使用,有时也会出现牙龈增生。
因此,在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前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在用药2~6周内复查。
钙拮抗剂已经成为我国抗高血压市场中的领先药物,钙拮抗剂的很多复方制剂也陆续在国内上市,包括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等,复方制剂的疗效优于单方制剂,副作用相对较少且轻,大家可以按需使用。
来源:云鹊医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