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廉租房里,每天都有好戏上演

2019-08-26     掌上抚州

来源:抚州圈

咱们抚州人,大概都向往“安居乐业”,而“房子”是安居乐业最主要的象征。




然而,高房价让许多在抚州的 小伙伴“住房梦”破灭,或者需要辛苦奋斗很多年,才买得起平价区的一层平价房子……




可是!圈圈今天要说的是堪称抚州“最幸运”的一批人:

他们只需要花50块不到的月租

就能住进条件优良的屋子里


2007年以来 ,随着抚州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无房可住的城镇低保户纷纷住上了廉租房,干净整洁的新楼房,让他们彻底告别了过去恶劣的居住环境。


从抚北路拐个弯走进晏殊大道,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大马路,还有两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这里就是廉租房较为集中的地方,利民嘉苑和二仙桥花园两个廉租房小区的所在位置就在这儿了。




清晨的街边,小卖部老板正在忙碌,路边等车的人正要出门奔忙,这里的一切都那样喧嚣又安宁,却在不时间唤起了谁的记忆…...





门卫周叔叔是因为文昌里改造被分到了利民嘉苑北区,平常没什么事情,就在南区当起了保安。周叔叔告诉圈圈,这里住的大多数都是因为文昌里拆迁改造搬过来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单位里拆迁给下的安置房。




走进利民嘉苑南区,道路两旁是苍翠的树木、绿油油的小草,在这绿树成荫的美景中,几名年长居民坐在树下聊天,不时传来朗朗笑声。




参天的树木下光影交错,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绿色,让人搞不清春夏秋冬。




遇到好天气,邀上三五老友,结伴出行,菜市场、超市、逛街或者去嗦碗粉,做什么都行。



这里交通便利,7路公交直达小区门口。




周边大大小小的侧门,轻松连接几个小区。





听这里的居民说,利民嘉苑农贸市场正在改造,所以南区和北区中间的利民路上有很多买菜的小商贩。




这些蔬菜都是小区附近村民自己家种的。




许多生活在这个片区的居民,因为“就近原则”便选择到这里来买菜。




不过,从利民路拐个弯,悦居农超市场的二楼已经开放了。




附近居民们轻车熟路地从小门去向二楼买菜,遇到熟人,打个招呼,然后收获满满,各回各家。



“你想买的这都有!”




附近村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



还有副食店,包罗着琳琅满目的日杂用品、五花八门的调味佐料。



出了菜场环望四周,这里的街头看似冷清,可是小区里面的喧嚣却绝不会少。




走进利民嘉苑西区,门口有个头发花白的缝纫师傅,一台缝纫机,一门缝纫手艺,如今抚州的缝纫师傅实在不多了。




“这里很不错,清静又干净,附近就有超市和车站,很方便。”正在楼下惬意吃早餐的阿姨告诉圈圈,她入住利民嘉苑北区已经6年了,很喜欢这里的环境。




在这里,老人们常坐在路边谈天说地,家长里短成了平日的谈资和调味剂。




屋里屋外都放着躺椅,老去的日子里,日光下的躺椅是最舒服的生活,这也许就是老城区的魅力吧。




一路走过,小区道路整洁,路边绿化成片,有供居民们休息的长椅,也有锻炼用的健身器材。



七十多岁的邹爷爷住在北区已经六年了,住进廉租房,为邹爷爷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以前租别人的老房子,要30块钱一个月,屋顶会漏水,晚上如果雨下得特别大,还得用伞挡着,现在日子好过啊,廉租房只要1.1到1.2元一个平方,每个月还有补贴,条件也好得多了......”




因为原来的住处文昌里拆迁改造,他分房分到了利民嘉苑北区,在顺利搬进来之后,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一分到这里什么东西都有,以前西门口这一片都是田,这些房子都是钢筋水泥一点点做起来的啊!”邹爷爷说,如果不是廉租房好政策,他这辈子恐怕都住不上新房子。




圈圈发现邹爷爷后面还有一排矮矮的房子,据邹爷爷说,后面蓝色的矮棚子是电动车车库,有人看守着,小区居民们平常需要充电停放都在这一块,费用是35块钱一个月。


虽然年纪大了,经常自己一个人生活,但是邹爷爷依旧很爱惜他的家。每每想到过去那不能遮风避雨的危房,邹爷爷都格外珍惜现在的生活。




唐代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实,有房住只是百姓最现实的梦想,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才是最大的愿望。



提起二仙桥,知道的人都会感慨以前这一带有多好玩,而如今,二仙桥早已随着它的消失成为历史,风光不再。




二仙桥位于抚州市城区西郊,现临川四中附近,是花岗岩石砌成单孔石拱桥,式样古朴,年代无考。相传很久以前,二仙桥一带风光秀丽,桥下水面较宽,可过盐船等商船,过往人流量大,人气旺。


巷子口的板车师傅正在忙碌着。




这条长长的巷子,已看不出曾是红砖瓦房、风光一时的小村庄。




墙边堆积起的,长着青苔绿草的红砖,倒别有一番野趣。




在二仙桥花园北区,圈圈遇到了杨婆婆。因为女儿在城区这边工作,走不开,所以杨婆婆夫妻俩只好过来和她一起生活,平时夫妻俩就在附近这一片区域做做清洁工作。待人和善,一脸慈爱的笑容,看得出来,71岁的杨婆婆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相信许多人,都在这片区有着一段难忘的回忆,或喜、或悲、或好、或坏。




在二仙桥花园南区,三五一群的老年人坐在小区门口一侧闲谈,好不安逸。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不过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多多关注我们的老年生活,小区里面的老年活动室设置了却没有开放,活动也没有举办过,我们也不想坐在这里的,车来人往的大门口也不安全……”门口一群阿姨们看到圈圈来了,略显激动地反映。





这些阿姨们在二仙桥花园南区生活六七年了,一大群好姐妹同样是从文昌里那边搬迁过来的。“我们住在这里是很开心的啊,之前旁边垃圾处理站前面一大块空地很脏,附近臭气熏天,我们门口都不能坐人的,出门都要憋着气,现在真的比之前好多了,空气清新,大家也不会再躲着走了。”




眼前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整洁的环境,让人想象不出来她们所描述的情况,圈圈走到旁边的垃圾处理站瞧了瞧,发现确实挺干净的,周边环境明显改善了许多,相信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物业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




认真逛了一大圈,不得不说,这些小区周边的配套真的很完善。





这里的时间很慢,幸福很长,景色很美,人也善良。





因为孩子们的欢笑,这里显得更加温情。圈圈想,他们长大了必定会怀念廉租房里快乐的生活吧。




受益于廉租住房的低保户居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低保家庭享受到了此项福利。抚州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老去的人,老去的楼房,时间飞逝,平安健康,即是幸运。



旧的故事过去了,新的故事又开始了。正如鸟会飞,人会走,时光还在奔驰,故事未完待续……


愿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继续收获幸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NZOzmwBJleJMoPMgz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