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餐饮、旅游、影视行业作为公认的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行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但不容忽视,市场仍有其他一些行业也遭遇重挫,甚至正经历历史罕见的“大撤退”,比如服装行业。
7月21日,森马服饰一则拟出售法国童装亏损子公司以降低经营风险的公告,暴露出服装行业之艰难。
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服装行业正经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撤退”。有专家预计,今年服装行业整体至少减少4000亿元营收,整体市场规模缩水15%,大多数服装品牌都面临风险。微观之下,作为行业的佼佼者,服装类上市公司几乎清一色预告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此外,受市场需求挤压,前端原材料价格一度触及历史新低,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01
今年服装市场将蒸发4000亿
02
上半年“全军覆没”
行业冷暖谁先知?服装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优等生、代表者,其业绩情况最能反映全行面貌。
森马服饰,我国休闲服装和童装行业龙头企业,其超万家门店遍布全国各地,而其休闲品牌森马、童装品牌巴拉巴拉也几乎家喻户晓。但疫情冲击之下,龙头也难幸免。7月21日,森马服饰公告,拟出售全资亏损子公司法国Sofiza SAS100%股权以降低公司经营风险,避免业绩遭受更大损失。在此之前, 森马服饰曾公告,预计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0~7221.06万元,同比下降90%~100%,森马服饰称,受疫情影响,公司境外业务亏损较大。
另一家童装龙头安奈儿,受疫情影响则更甚。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1300万元至 18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629.79万元, 同比下滑123.09%至131.97%。安奈儿表示,受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居民外出活动减少,国内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等场所顾客流量低迷,儿童服装消费场景减少,公司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19年公司新拓展店铺较多,公司店铺租金、管理费均有所上升,且相对刚性,进而影响公司净利润。
知名老牌男装品牌七匹狼也未能独善其身。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000万至3000万,同比下降83.80%~75.70%。公司称,新冠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影响,公司2020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减少,同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产品销售毛利率下降,实现利润相应减少。
其他女装、鞋企、运动品牌等,也几乎“清一色”的一片“哀嚎”。朗姿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1900万至2800万,上年同期为盈利8912.53万;江南布衣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25%-30%;探路者、三夫户外、星期六均由盈转亏,而“受新冠疫情影响”成为行业普遍的业绩下滑原因之一。
另外,新冠疫情导致的出口业务受影响,也是服装企业业绩下滑普遍原因之一。正如华斯股份所言,公司营收大幅下滑一方面原因为公司出口业务集中在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其订单大幅取消,公司为减少进一步损失,对公司原来计划备用生产成品服装的半成品,根据新的生产销售计划,部分采取了低于成本价处理促销的办法。同时,国内合作的品牌订单也相应减少。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发现, 截至7月21日,A股共有19家纺织服装类企业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17家业绩呈同比下滑态势,占比近九成,预计净利润下滑超过50%者15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服装服饰业和家用纺织品业受终端需求萎缩影响,1~5月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减少12.8%和10.6%,今年1~5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3.5%。
03
上游原料价格已触底
04
纺织服装人的自我救赎之路
面对罕见的行业冲击,服装人该如何展开自救?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从上半年情况看,主流路径之一为,通过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渠道创新,拉动线上销售,弥补现下销售萎缩之情况。 典型案例如主营男女服装的太平鸟。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太平鸟实现营收32.17亿元,净利润1.2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09%,净利润同比下滑8.55%,实现扣非净利润5622.27万元,同比增长129.14%。
太平鸟方面表示,疫情期间,公司积极迅速推进新零售业务,公司新零售及电商零售额大幅提升, 尤其是二季度电商零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使公司营业收入与同期相比逆势增长3.09%。公司新零售业务的迅速推进、电商零售额大幅增长以及线下零售业务在二季度的快速调整恢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门店疫情期间损失,以及渠道合作方给予的减免租金支持和国家给予的社保减免等优惠支持,公司经营性利润同比有较大增长。当然,太平鸟逆势增长背后,公司积极优化、调整亏损资产也功不可没,而这也是主流的自救方式之一。
太平鸟表示,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的优化调整,原处于亏损状态的孙公司宁波贝甜时尚服饰有限公司形成了稳定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并在报告期内进入了盈利状态,对原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报告期内予以确认;此外,MG、鸟巢等孵化品牌亏损额同比减少。
比音勒芬(002832)7月22日晚间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快报指出,第二季度公司经营加速回暖, 业绩超上年同期,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92%。比音勒芬业绩快报中指出,公司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应对疫情影响,加速新零售建设,建立私域流量,实现了精准营销,公司新零售与电商销售额大幅增长。据了解,公司近两年都在默默布局新零售和数字化体系建设,通过将线下渠道优势向线上辐射,打通线上线下流量,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公司在2020年“618电商季”期间销售火爆,线上销售业绩同比涨超10倍。业内人士认为,比音勒芬的新零售转型有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运营效率,有利于推进公司未来的发展。
森马服饰7月20日亦宣布拟出售全资亏损子公司法国Sofiza SAS100%股权以降低公司经营风险,避免业绩遭受更大损失。此举获得资本市场认可,7月21日,森马服饰股价涨停。
纺织服装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服装行业遭遇的“大撤退”,是国内服装行业经过前几十年快速发展后的必然, 行业的产能过剩、低门槛、低附加值、低端制造、价格战等特征,决定了服装行业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而疫情则加速并加重了行业变革。他认为,服装行业短期难以走出发展困境,行业调整将持续一至两年时间,这期间,落后产能被淘汰,强者恒强, 国内服装业也逐渐开始由粗放型走向精细化。
在程伟雄看来,困境当下的服装业,企业当务之急是做好内控,保证现金流,争取活下来。其次,互联网正推动服装行业产业升级,企业应充分利用新工具、新平台、新技术挖掘市场需求,激活消费潜力。另外, 国内服装行业产能过剩主要因行业同质化、低端化竞争严重,因此建议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狠下功夫,加强原创设计与面辅料应用方面的创新与应用,比如环保、健康面料的开发与应用等,提升企业与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来源丨e公司官微、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