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永远只有1个主题——阴谋论?老子:呵呵哒

2019-07-01   喜马拉雅

来源|喜马拉雅APP《曾仕强讲中华文化·大合集》

编辑|羽泽

历史上有很多人觉得老子是阴谋家,主要是因为《道德经》里面第三十六章有这几句话: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举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他们认为“将欲夺之,必故与之”,就是要夺取他人东西的时候,就先给他一些,所以大部分人就将之认为是阴谋论。但是,老子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道德经》道德是不变的主题

老子的书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道德经》,道德是不变的一个主张,一个人主张道德,他又怎么会耍阴谋呢?

所以老子这几句话,不是叫我们耍心机、愚弄别人或者虚张声势、故弄虚玄。他只是很平实地告诉我们,以柔克刚是不变的规则。

宇宙是动的,不是静止的,所以强弱也是相互转化的。所谓风水轮流转,万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才有了富不过三代、英雄不怕出身低、好汉不提当年勇,这些典故。事过境迁,迁,就是环境一变,整个姿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老子的道理中,这只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变化,如果你把它看作阴谋诡计,那也是你的选择。

你的动机决定了你的行为,所以老子的话中并没有阴谋,关键在于看到的人是否把它理解为阴谋。

阴谋与否,全在自己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如黄河之水,一会儿往这边走,一会儿往那边走,无法阻挡,因为大势所趋,莫之能挡。所以老子说“歙张”、“弱强”、“废举”、“夺予”的变化来提醒大家四个字:见微知著。

看到很微细的征兆,能马上知道它必然的结果是什么,你就能够顺势而为,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现在这门学问被发展出来,成为所谓的未来学、趋势学或预测学,其实都是根据这几句话延伸出来的。

当然这几句话,也可能被人家拿去,耍阴谋、搞奸诈,这自然也是没有办法杜绝的,因为道是自然存在的,它不干涉任何人的行为。

你要拿去搞阴谋,最后结果你自己承受,这也就是所谓的自作自受。而你要把它当作自然趋势顺势而为,那所有的结果也是你自己承受或享用。


道只负责让你去走你自己的路,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有人把这几句话拿去搞阴谋,就把账算在老子的身上,这是不公平的。道给你相当的自由,所谓相当,就是有局限性不是百分之百的。

而至于你用得通用不通,那就是你自己的为问题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不变的准则,那便是合乎道的,多半是行得通的;而违背道的,最后往往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自作孽不可活”,你看问题的眼光决定了你的心态,而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结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人慈悲一些也必然会有福报。

关于主播:

《曾仕强讲中华文化·大合集》主播曾仕强,国学大家,英国牛津大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曾在《百家讲坛》讲授《易经》等国学经典。

本专辑能够从西方哲学的思辨与对照中,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出发,对中国传统国学经典以新的角度做出新的阐释。为您正本清源,颠覆解释被误解的经典,洞悉先贤智慧。带您探寻宇宙与万物的根本道理,摸清纷繁世界背后的事态发展规律,重建思维格局。

关于喜马拉雅: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