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由7位优秀导演联手创作,以7部短片合为一体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于国庆节当日在全国首映。
《我和我的祖国》
为新中国七十岁庆生,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耀。但光辉的背后,也承载着责任与担当。
影片全场158分钟,这也就意味着每位导演仅有20多分钟的时长来诠释70年来祖国的沧桑巨变。
《我和我的祖国》共由7个故事——《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以及《护航》组合而成,经过7位导演的生动讲述,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将一个个历史瞬间,重现在我们世人面前!
一、《前夜》:立国大事,必鞠躬尽瘁
你是否相信,开国大典前夜,我国差点就因为旗杆装置坏掉,无法顺利升旗?
要知道,这不是导演为了电影效果而虚构的情节,这是历史上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实。
下午3点,故宫典礼科办公室
典礼设计负责人赵鹏飞举着一支长枪,瞪着众人来回踱步,各部门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汇报工作。
开国大典前夕,典礼设计负责人赵鹏飞骑着自行车向庆典现场奔去。
赵鹏飞:没有时间修改了,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肯定地回答:万无一失!
可这时传来一阵不和谐的声音,“电动装置升旗……不敢保证万无一失!”电动升旗属国内首次,负责国旗电动装置的林治远真的没把握开国大典时不出任何乱子。
林治远演算各种数据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在林治远带领助手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时,红旗冲断顶端装置,旗杆阻断球断了。此时已经是夜里两点,离验收也只剩下3个多小时的时间。
在通讯不发达,没有几个家庭装有电话机的年代,林治远他们要怎么办?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没有电话,拿起身边的大喇叭,直接“@全体成员。”
房顶,梁昌寿用大喇叭喊着:街坊邻居们,我们这里急需锌、铬,还有镍。谁家有半导体收音机、白铜,或者相关金属物品,请大家务必抓紧送过来。为了开国大典,拜托大家了。
一位大爷提着油灯走进来,手里举着一个铜质的烟袋锅;厨师举着勺子,教师拿着金丝眼镜,没卸装的戏曲演员扛着一柄大刀,断腿的军人捧着一把弹壳,小孩子举着几枚袁大头……
前来捐赠金属的群众
巷子里挤满了人。来电了,房间被挤得满满当当。昏黄的灯光打在人们身上,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己能为大典尽一份力的自豪。
为了焊接阻断球,有恐高症的林治远咬着牙爬上旗杆,下面的人则奋力地拽住绳索。
空中,林治远手中的焊枪喷发出星星点点的火光,东方已经开始泛白,天安门巍峨地耸立着。
时间,地点,人物,一切都刚刚好。
二、《相遇》:哪有轻易的现世安稳,不过是有人为你耗尽年华
影片中高远和方敏在电车上相遇的那一幕大概是全片最虐心的一个场景了吧。
面对方敏的苦苦追问,高远强忍着眼泪,佯装冷漠地回复道:“你认错人了。”
高远和方敏
他俩相遇的是在1964年10月16日,一个非常不平凡的日子。
那一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大街小巷,人群像海浪一样席卷而来,高远和方敏所乘坐的电车被裹挟其中,犹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
人们疯狂地庆祝着,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挥臂呐喊,有的将帽子高高抛起,有的放声哭泣。
混乱之中,他俩走散了,就像两粒细小的水滴,汇入了人群这片汪洋里,转眼便消失不见。
泪目
种下这朵“会飞的蘑菇云”的,是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官。8年内他们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开展多项试验。而高远,就是参与中国这项工程的普通却伟大的工作人员之一。
他们用自己最好年华做抵押,去担保一个说出来都会被人嘲笑的梦想。国家的号召,人民的需求,使他们背离故土,舍弃亲人,远赴大漠深处。不求功名盖世,只求收获成功。
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三、《夺冠》:那一天所有的欢呼,都为中国女排
是坚守在天线旁为大家放女排决赛,还是和暗恋对象来一个最后的告别?对于冬冬来说,这是一个世纪难题。
1984年,一条上海老式弄堂里。
故事的小主角冬冬上场了,因为自己喜欢的女生小美要出国,冬冬决定邀请小美一起看女排。电视被安排在弄堂的过道里,大家点蚊香、倒茶、切西瓜、嗑瓜子,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大家围坐在一起看比赛
然而电视信号实在太差,身为“八级电工之子”的冬冬只好亲自上任,进楼门,上木梯,通往老虎窗,过房脊,穿过天井里搭着的梯子,去修理电视机的天线。
然而信号就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孩,你一撒手它就哭给你看。为了大家能够好好看决赛,冬冬不得不一直用手举着天线。
小美出现在弄堂口。
冬冬(挥手呼喊):小美!小美!
然而,冬冬的叫喊声被欢呼声覆盖了。
唉,一场无疾而终的单恋呀!
望着小美远去的身影,冬冬哭成一个泪人。面对爸爸的询问,冬冬只能用教科书般的演技回答说:“我们家电视天线太烂了,女排三连冠我太激动了。”
“失恋”的冬冬
看完《夺冠》,我心里面就一个想法,“不愧是徐峥!”
一提到女排,我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铁榔头郎平”和永不服输的“女排精神”。试问谁能想到把女排和一个10岁的小男孩联系在一起?
可导演徐峥却从固有思维中跳了出来,用“大家一起看女排”这件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故事来演绎“女排夺冠”这一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不可谓不精彩!
四、《回归》:中国国旗,一定要在0分0秒升起
那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英国结束了对香港长达154年的殖民统治。
为了能让中国国旗在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准时升旗起,双方代表进行了十几轮的谈判。
伟大的一刻
戴维斯:我们已经那么多项议题都达成了共识,我不明白为何这个细节你们这么在意?英国国旗7月1日0时0分0秒降下合乎逻辑,毕竟到那一秒英国对香港的拥有才结束。
安文彬: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很久了,0分0秒中国国旗升起是我们的底线。那一秒对你们是结束,对我们是开始。
是的,“那一秒对你们是结束,对却我们是开始。”已经等了154年的我们,现在一秒钟也不愿再多等下去了!
其实《回归》这个故事本身就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激动和自豪,可当我们看到屏幕里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香港警察们的换徽仪式,天空中绚丽夺目的礼花,泪水还是忍不住浸湿了眼眶。
香港
因为我们不敢相信,这个无数次在梦里上演的景象,如今真的变成了现实。香港,这位与祖国母亲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五、《北京你好》:2008,属于每个中国人的记忆
张北京(葛优饰),一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 “不靠谱”是他的标签,“爱显摆”是他的特点。
上班迟到,被老板点名发牌抽签。呦嘿,让他自个抽到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这下可好,走哪显摆到哪。
张北京
跟坐自己出租车的乘客显摆,跟卖东西的商店店员显摆,跟自家儿子显摆。就在张北京嘚瑟地尾巴都快要上天时,门票丢了。
原来是被坐自己车的小男孩给“强买”走了,然而当得知小男孩是千里迢迢从汶川赶来看奥运会时,视门票为命根子的他选择将自己手里的票送给了小男孩。
男孩:那你啷个办?
张北京:你甭管,我上边有人,再跟萨马兰奇要一张。
人群欢呼“北京加油”!
不得不说,张北京这个角色也只有葛大爷才能演好。影片中的张北京,是那么的不靠谱,给自家儿子买鞋都能买错码,明明是公司抽奖抽到的门票却非向人吹嘘说是萨马兰奇送给自己的 。
可他仍具有普通人的温情,在他将门票送给小男孩的那一刻,我从他身上看到作为一位父亲的博爱。
六、《白昼流星》:我们都是回乡的人
“扶贫”和“神州返航”,你敢把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吗?反正我是不敢,可大导演陈凯歌就敢。
晴空下是一条笔直的大路,沿着公路走来的是一对兄弟。他们衣衫褴褛,活像是两个流浪儿。
他俩的名字分别叫沃德尔和哈扎布,刚从少管所里放出来。
兄弟俩
身为扶贫办的主任的老李,决心收养这对兄弟。他将兄弟二人带回家吃饭,一大锅饺子,一大锅羊肉,吃得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可是哥哥沃德尔悄悄偷走了老李救命的钱,准备带着弟弟哈扎布跑路。
兄弟俩被警察抓住,带到老李面前,老李却以德报怨,说“钱是我自己给他俩的。”并带着他们去看“白昼流星”(“神州”十一号飞船返航)。
“如果说星星能给人带来希望,那李叔就是我们心中的白昼流星。”
白昼流星
两个刺头一样的年轻男孩,面对老李犹如父亲一般的慈爱,渐渐地卸下心防,幡然醒悟,实现了真正的精神意义上的“扶贫”。
七:《护航》:中国空军花木兰,闪耀祖国天际线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前夕。
政委:吕潇然,你把眼泪给我憋回去!平常跟个假小子似的,现在跟我这装姑娘了?
吕潇然倔强地把眼泪擦掉。
“就因为你是最好的,组织才选你做备份。虽然你不在阅兵编队里,但得有能力处理各种意外情况,任何位置出了问题……”
吕潇然
吕潇然猛地站起身来,打断了政委的话。她沉默片刻,向政委敬了一个礼,说:“我接受安排”。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因为吕潇然是最优秀的,也因为阅兵仪式的重要性,她不能亲自上场,只能做一名无名英雄,默默守候。
8架战斗机井然有序地飞过了天安门。礼堂里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吕潇然欣慰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一瞬间,泪水溢满了眼眶。
女飞行员们前往各自的战斗机
冰心女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要知道,平凡的另一个名字,是“伟大”!
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正因为每一个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才汇聚出大时代的洪流。
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向祖国母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