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投行是个集所有高端、大气、上档次为一体的场所。在那里工作的人都穿着笔挺的西装,化着精致的妆容,吃着五星级大餐,游走在金钱与现实之间。
然而等到真正进了银行之后,你会发现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实习生永远是在食物链的最底端,除了每周70—80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外,还可能因为“上厕所太多”而惨遭开除。
最近,WSO上有个投行IB的实习生发帖问网友:上班时去几次厕所才合适?起因是跟他一块进来的实习生,由于上班时间上厕所次数太多而被辞退了。
遇到这么一个有味道的提问,围观的吃瓜群众纷纷群策群力,为题主排忧解难。
有个吃瓜群众建议一个月一次,想法很好,可是肾估计不允许。
还有个围观群众给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案:每隔3小时去一次。
这个方案看似很合理,但却暴露了实习生无比心酸的实习过程。
在进入投行实习之前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没想到却是连每天上几次厕所都要纠结半天的底端生物,除了要能熬夜、能加班之外,还要肾好、胃好、身体好,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被炒了。
别以为这只是个个案,实习期间被开除的奇葩理由还有很多。
学姐在知乎上就看到过众多吐槽实习期被开除的各种理由。有的人说自己在休息时间看了一下招聘网站,然后被开除了;还有的因为自己下班比老板走得早,被开除了;更有一个学妹说自己在实习期被老板以“裙子太短”为理由而开除了。
难道光鲜亮丽的投行实习其实是个大坑?难道做实习就是去那里做杂活?
学姐采访了3位去年暑假在投行实习的同学,听听他们是怎么评价这份工作的吧。
@林小雨:团队中的实习生很多,其中有些同事就很懒惰。但是工作中的团队协作太重要了,如果某个团队成员不想合作或者不想承担责任的时候,团队就很难共事。除此以外,长时间的工作也让我的身体状况变得不太好。
@Fiona:作为一个实习生你必须认识到,硬技能当然是有用的,但软技能更重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和你的老板与直接带你的经历,比能够建立一个出色的财务模型更加重要。当然,这并不代表硬技能就不重要,专业的技能不能只依赖教科书,像在大学里学到远期合约是由非套利理论计算的。但在现实世界中,远期点数实际上是可以交易的。
@猎萝卜:我在投行认识了一位实习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交易员买早餐和午餐,除此之外,他并没有被分配到其他任务。可悲的是,一个实习生除了向上帝保佑被分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其他的全都无能为力。有时候面试官询问候选人愿意在什么部门工作,似乎只是出于礼貌。最后人事部门永远只会将他们随意分配给不同的团队,在其他投资银行也是如此。
虽然进入投行实习的人已经算是站在了智商金字塔的顶端,但是想要在投行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投行的实习生可能每周要工作80小时的时间,甚至会把睡袋放在办公桌下。更有人吐槽,IB实习其实就是麦当劳工作的改进版本。
更可怕的是长时间的工作会加大你患病的风险,2013年,一名21岁的美银美林实习生Erhadt在伦敦的租屋猝死。有媒体报道称,他是在连续熬夜加班三晚后倒下的。
强度这么大的工作,一定是很重要的吧?并不是。
因为作为一个实习生,你在投行的工作可能主要有收集PPT所需要的数据,专注于全职员工不想做的重活,做些简单的公司背景调查等。
像从事复杂的Excel/VBA/Python/其他模型的工作,或者进行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这样的工作,你可能只有看着的份。
这些工作看起来琐碎又复杂,但是要做到100%完美,是非常困难的。而真正的投行精英会从每一次的PPT、数据搜集、背景调查中获得成长,不被重复苦力劳动吓到,还能从中不断学习的,最终拿到投行的return 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