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是长是短,看走路就知道?走路时有5个特征,与长寿或无缘

2024-08-18     医学原创故事会

走路,实在是一种很平常的运动方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走路与寿命息息相关,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 0.8 米或者更快的老人,实际寿命往往比平均预期寿命长。走路慢的人,与走路快的人相比,死亡风险上要高出很多,走路慢的人死亡风险可达77%,走路快的人连30%都不到。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走路不是属于低强度运动吗?走路相对于游泳、跑步、打羽毛球等常见的运动而言,它的运动强度实在是太低了,如此低的运动强度,到底能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呢?

其实大家不要有这样的疑问,坚持走路,完全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四大洲、近5万名受试者进行的15项研究荟萃分析发现,只要多走路都有助于长寿。研究人员根据受试者每天平均步数的多少,将受试者平均分为四组,结果发现每天走5801步、7842步、10901步的人要比每天走3533步的人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0%、45%和53%。

走路,不仅仅能够锻炼下肢的肌肉和骨骼,还有利于锻炼心肺功能,坚持走路,能够稳定血压和血糖,还能够提高免疫力,所以,长期坚持走路,是对健康有利的。

走路不仅有利于健康,还能从侧面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毫不夸张地说,寿命是长是短,看走路就知道,走路时有5个特征,与长寿或无缘。

第一,走路时步履蹒跚,步速特别慢,走路颤颤巍巍,给人一种非常不稳的感觉

对于一个身体硬朗的老人来说,走路时步态往往是非常稳健的,而且走路时步速是非常合适的,让他快就能快,让他慢也能慢,也就是说,步速控制的非常好,如果一个老人走路时步履蹒跚,步速特别慢,走路颤颤巍巍,给人一种非常不稳的感觉,那么这样的老人,很可能是身体已经出现了异常。

第二,走路时步态异常

走路时,我们要注意观察步态,身体硬朗的老人,往往步态也很正常,但若出现以下步态的时候,则要警惕疾病的来临,这些步态包括醉酒步态、剪刀步态、慌张步态、偏瘫步态等等。

第三,走路时胸痛胸闷,需要马上停下来休息,只能走很短的一段路

很多老年人的心脏不好,在走路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常的胸痛胸闷,需要马上停下来休息,心脏不好的人,走路只能走很短的一段。

第四,走路时气喘吁吁

一个肺部不好的人,可能走很短的一段路就气喘吁吁,感觉换不了气,甚至上气不接下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肺功能下降所致。

如果罹患了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都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引起走路的异常。

第五,走路时腿发软、腿脚麻木和抽筋现象,甚至走不稳

走路需要腿部的健康,如果腿部的血管出现异常,那么走路时就很容易出现腿发软、腿脚麻木和抽筋现象,甚至走不稳,出现异常的跛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f46f3a58d9355b56f6bb176f495e6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