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让人吃惊的不是尺度,而是并非虚构!

2023-04-10   电影铺子

原标题:这剧让人吃惊的不是尺度,而是并非虚构!

xx派对、连环凶杀、催眠洗脑、激情犯罪……

这些充满噱头的字眼搭配上令人浮想联翩的开篇陈词:

“本剧内容并非虚构,

如与在世或已逝人物或真实事件有雷同,

皆为刻意为之。”

惊悚与尺度并存,怪异和大胆齐飞,

各种荒诞的情节让人感到阵阵寒风,无法相信剧中的许多事竟真的发生过——

《蜂群》

悲剧是由一名疯狂粉丝魔性追星引起的。

徳蕾是个性格奇怪的人,童年创伤导致她想问题有些偏激。

被养父母领养后,身边同龄的小伙伴,都不喜欢和她玩,

于是,姐姐玛丽莎就成为了她唯一的朋友,

也因此成为徳蕾心中最重要的人之一,而之二则是她们共同的偶像奈嘉

徳蕾对奈嘉的喜爱,“痴迷”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强烈的程度。

房租可以不交,人可以露宿街头,但奈嘉的演唱会必须想任何办法去。

没有人能说奈嘉的坏话,没有人能对奈嘉的成就提出异议,

奈嘉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瑕的,在徳蕾的心中她就是神,绝对不容侵犯。

奈嘉有个后援会叫“蜂群”,徳蕾是其中一员,

她每天都泡在这个大家庭里,和其他小伙伴排除异己。

他们寻觅那些对奈嘉出言不逊的人,用“毒辣”的语言攻击他们,

甚至还会扒出这些人的家庭住址,然后发出“死亡警告”。

同样是奈嘉的粉丝,玛丽莎相对比较“冷静”,

她曾劝徳蕾从网络抽身、回归现实,因为她觉得蜂群里的人实在是太疯狂了。

毫无疑问,徳蕾的内心是有些畸形的,而玛丽莎则是防止徳蕾暴走的最后一根稻草。

意外发生了,玛丽莎和男友大吵一架后自杀了。

自杀前,她曾拼命寻找徳蕾,

可徳蕾却因为奈嘉的歌彻夜狂欢,错过了玛丽莎的电话和信息。

愤怒、自责、悲恸,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徳蕾看着树上的蜂巢,嗜血的念头瞬间占据了她全部身心。

第一个要除掉的,必须是玛丽莎的前男友

在徳蕾心中,他是玛丽莎死亡的导火索,

再加上,这个男人居然看不出奈嘉的美好。

于是,趁他毫无防备时,徳蕾从背后命中要害,

鲜血喷射而出,精疲力尽的徳蕾用沾满血的手拼命往嘴里塞食物。

属于徳蕾的“末路狂飙”,就此开始。

为了躲避警察的追踪、掩盖自己的身份,

徳蕾先后给自己取了无数假名,游走在不同职业、身份、性别中。

她整天蹲守在社交媒体上,找对奈嘉不尊敬的人,将他们列为猎杀对象。

他们有的人,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奈嘉并没有那么完美。

有的,则是看到奈嘉粉丝的疯狂行为后,开始讨厌奈嘉。

有的,对奈嘉没什么想法,

只是单纯当个“网络喷子”,甚至连自己说过什么都不记得。

顺着徳蕾的“网杀”路线,剧集为我们展示了一片极其混乱的网络言论世界。

无数人隐藏在自己的“网线”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借着这层保护色,他们不考虑后果,也很少思考是否会对别人以及自己的人生造成影响。

但网络乱象,只是这部剧的插曲,令人三观尽碎的还是徳蕾的癫狂。

她会尾随“不敬者”出入各种场合,静候下手的最佳时机。

她会拿着锤子,逼问“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

在得到不是奈嘉的答案后,就让对方脑壳开瓢。

然后拎着拖把,在血淋淋的地面上跳舞狂欢。

在一路砍杀中,她始终没忘了自己的“梦想”,

她要接近奈嘉,她要站在奈嘉面前,她要把一生的信仰当面唱给奈嘉听。

对此,剧集用了略带诡异的例子,来烘托徳蕾的残暴。

她遇到了一个女性充权团体,这个组织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

艾娃是执行长,她能够通过催眠探知每个人的秘密。

在一次又一次的“灵魂沟通”后,徳蕾慢慢相信了艾娃的“洗脑”。

可当她发现艾娃试图阻止她去奈嘉的演唱会时,徳蕾便再也控制不住愤怒了。

起初,组织里的“姐妹”还想用“连结”、“家庭”等说辞拉拢、唤醒徳蕾。

但似乎再邪性的组织,都不能控制如徳蕾般痴迷的粉丝。

她失去理智地在活人身上反复碾压,狂笑着奔赴了属于奈嘉的音乐盛宴。

邪教VS徳蕾,谁的疯魔指数更高?

这样的徳蕾,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准备为维护奈嘉而爆炸。

就算对方是徳蕾的朋友、知己,也逃脱不了她“狂热”的制裁。

随着旅程的继续进行,徳蕾爱上了一个女孩。

女孩带她回家,给她温暖,

帮她承担房租,不问她的过往,甘愿默默地守在她身边。

女孩的父母也很体贴,会拉着徳蕾的手告诉她加油。

但似乎从女孩出现在镜头的那一刻起,观众便已经能预料到她的结局了。

因为聊到奈嘉时,女孩直白地点明了“讨厌奈嘉”。

终于,某一天,女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徳蕾专注于追星,忽略了赚钱补贴家用,

山穷水尽的女孩不得不同时打两份工,还需要问自己爸妈要生活费。

本以为,徳蕾会给她一个拥抱、安慰她,

结果,徳蕾掏出奈嘉的演唱会门票,说这是她们纪念日的礼物。

并且,门票价值4000美金。

女孩一气之下,讲出了所有“真心话”。

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不难推测……

最讽刺的是,徳蕾点燃烈火焚烧女孩尸体时,

让她在意的不是“失去爱人”的痛楚,而是那张随着尸体灰飞烟灭的门票。

而此时,演唱会即将入场,

为了看到偶像,徳蕾又会做出什么极端的行为?

只能说,接下来的发展极尽讽刺,也足够荒诞。

而徳蕾身世的揭秘,更加令人唏嘘。

在看剧的过程中,

你会不止一次地感受到剧中展示的世界是窒息的、颠覆的。

但一些明晃晃的暗示,又能让人联想到曾霸占过热搜的过往。

剧中情节:

徳蕾所在“蜂群”,留言时会留下自己的标志“蜜蜂”,

徳蕾曾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奈嘉,恍惚之间,她居然咬了奈嘉,

在“似梦非梦”的演唱会上,徳蕾激动地冲上舞台,致使场面一片混乱。

昔日热搜:

2018年的一则外媒新闻中,出现过“女演员嗑嗨了,居然咬了碧昂丝的脸。”

同年,在碧昂丝和丈夫Jay-Z的演唱会上,有粉丝冲到了舞台正中央,被警方逮捕。

2019年有“网友”发现碧昂丝丈夫Jay-Z和其他女人有“异常互动”,引发了剧烈的骂战,

评论区布满了粉丝的蜜蜂表情,女人被网暴到崩溃痛哭,还收到了“死亡威胁”。

……

种种相似的细节,再联想到开篇的提示语,《蜂群》试图“复刻”的现实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