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的第一天,俄军发射了上百枚巡航导弹和近程弹道导弹,其后,也陆续发射各类导弹,甚至有分析人士开始怀疑俄军发射的“伊斯坎德尔-K”是否真的超过了《中导条约》的500公里射程限制,因为很多被打击地区根本就超出了导弹最大射程。
但事实表明,俄军的先发制人并未起到预想中的效果:乌克兰军队的指挥系统照常运转,乌克兰空军也没像俄罗斯国防部说的那样遭到毁灭性打击,而乌克兰防空网仍在有效运转,不少俄罗斯战机和巡航导弹被击落。很显然,不仅仅是乌军事先有了防备,也与俄军导弹不够,火力打击不够充分有关,相比北约在类似行动中泼水一样发射巡航导弹,俄军显得很“克制”。
落在基辅市区的KH-31超音速导弹残骸
而地面推进的俄军似乎也出现了问题,迄今为止,都没有爆发大规模交战,这在适合机械化作战的乌克兰平原上是很难理解的。俄军绕过了那些乌军固守地域,或许是试图快速抵达基辅城下,但快速夺取基辅的计划已经随着俄军空降兵未能有效控制机场而失败。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俄军在本次战争中,不仅暴露了缺乏制导武器的窘境,甚至很可能连常规武器弹药也缺乏,英国政府的情报显示,如果谁高强度作战的话,俄军的弹药很可能只能坚持3-4天,这也是俄军在开战之初没有进行高强度火力压制,也没有与乌军进行大规模交战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俄军在叙利亚就已经暴露出了制导弹药严重不足的困境,而且,因为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一直难以增加库存。虽然俄军在叙利亚使用了几次巡航导弹,但主要是向北约展示威慑力,毕竟,相比使用巡航导弹,打击毫无防空能力的反对派武装,还是出动驻叙俄空军更加划算。
同样,俄军的大量武器弹药也消耗在了顿巴斯前线和叙利亚。很多人以为苏联遗留下来的武器弹药用之不尽,事实上,多年的对外出口和俄军训练等,已经消耗了大部分,俄罗斯在重新武装叙利亚政府军的时候,不得不直接抽调俄军现役装备,这也是以色列称叙利亚政府军通过内战,将装备水平提升了至少一代半的主要原因。
叙利亚政府军的重武器大多是俄军现役装备
现在,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已经不用多说。而在技术上,尤其是进口零部件上,则遇到了严重问题。虽然俄罗斯国内军工企业依然能够满足俄军在轻武器和部分弹药上的要求,但在复杂技术装备和高端弹药上,由于缺乏来自西方的先进零部件,根本无力满足俄军要求。没钱没原料,怎么制造足够的弹药?毕竟,在与同样高度机械化的乌军作战时,俄军很可能会很快出现武器弹药缺乏的困境,毕竟,口粮和燃油短缺的窘境,现在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
俄军试图用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套模式,以最小代价迫使乌克兰政府投降的战争冒险,已经失败,现在或许要调整战术,当然,这也是罗斯政府呼吁与乌克兰政府谈判的主要原因,但俄罗斯政府提出的那些条件,尤其是要求乌克兰军队放下武器,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要求乌克兰政府投降。乌克兰政府自然拒绝了俄罗斯政府的谈判要求,并在证明了自己不会被俄罗斯迅速击败后,获得了来自西方的大量经济支持和军事援助,信心更足了。